第248章 朱标:雄英说得对(1 / 2)

“第二条路,途径郑州和太原府。”</P>

“这两个地方都是重镇,将来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P>

“都有说不完的好处。”</P>

“并且这条路线相比第一条来说.”</P>

“少了许多的山脉。”</P>

“不过黄河的河道却要宽上不少。”</P>

“施工同样也有不小的难度。”</P>

说完第二条路线之后。</P>

不等朱雄英 主动询问。</P>

工部尚书便接着说起了第三条。</P>

“第三条路,比第二条 路经过的山脉更少。”</P>

“但是河流却要 多一些。”</P>

“除此之外,由于是行经北平的。”</P>

“所以相比较前两条路来说。”</P>

“对于将来的事也要稍微麻烦 一些。”</P>

将来的事,自然就是征讨瓦剌和帖木儿帝国的事。</P>

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P>

朝廷肯定不会这么轻易就放过他们。</P>

朱元璋闻言轻轻的点了点头。</P>

目光在三条路线上来回扫动。</P>

户部尚书也站出来说道:</P>

“陛下,这三条路线的花费,户部也 统计的差不多了。”</P>

“按照皇孙殿下的想法。”</P>

“其中第三条是最花钱的。”</P>

“因为要修建好几座大桥。”</P>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座横跨黄河的大桥。”</P>

“施工难度之大,周期之长,简直世所罕见。”</P>

“而第一条虽说要过的山比较多。”</P>

“但真算起来,施工难度反而不如第三条。”</P>

“当然,折中的法子就是第二条。”</P>

朱雄英闻言皱起了眉头。</P>

修建铁路的困难,自己早就已经有心理准备。</P>

已经预料到会十分的困难。</P>

但是却没想到会有这么难。</P>

第一条之所以会比第三条看起来省钱的原因也很简单。</P>

那就是破坏总比创造容易。</P>

第一条山虽然多,但只要愿意。</P>

朝廷还是能够用火药 将其全部夷平的。</P>

相比之下,在黄河上修桥。</P>

并且是修一座经得住火车通过的桥,那就要难多了。</P>

工部的人肯定也是做过一些考量的。</P>

要不然也不可能会选出这三条路来。</P>

朱雄英皱眉看了一会儿地图。</P>

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在历史上黄河是有修建过桥梁的事情的。</P>

而且那桥也是能够满足通勤需求的。</P>

并非是临时搭建用不来行军的那种。</P>

更重要的是,自己明明记得有一个地方,黄河的宽度只有几十米。</P>

完全可以在这个地方修桥。</P>

为什么工部的路线没有经过这里呢?</P>

“我知道有个地方的黄河宽度好像只有几十米。”</P>

“但是从爱卿的这三条路线来看。”</P>

“似乎都没有选择?”</P>

“这是何故?”</P>

听到 朱雄英的话,工部尚书立刻回道:</P>

“皇孙殿下说的是这里吧?”</P>

工部尚书在地图上指出来一个地方。</P>

这个地方位于绛州,也就是 后世的河津。</P>

朱雄英点了点头。</P>

工部尚书接着说道:</P>

“皇孙殿下说的没错,这里的黄河确实只有几十米宽。”</P>

“看起来像是个修建大桥不错的地方。”</P>

“只是皇孙殿下应该也能够想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