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朱元璋很多时候都觉得整个天下都是这样的了。</P>
即便是不够富足,人们吃饱穿暖应该不成问题。</P>
要知道每年收上来的商业税可是不少的。</P>
“雄英,你说的这些可都是真的?”</P>
朱标的脸上带着一丝怀疑。</P>
之前的时候,自己也替父皇出巡过陕西等地。</P>
虽说主要目的也不是视察民情。</P>
但是一路上所见所闻不敢说是盛世景象,最起码也算是正常。</P>
“这些年朝廷在北方也收了不少的商业税,怎么会发生你说的这种情况?”</P>
“真要是这么穷,那些商人又怎么可能交那么多税。”</P>
朱雄英听到朱标的话,心中不由得一叹。</P>
这很明显是以gdp来衡量百姓生活水准。</P>
那些商人之所以能够交这么多的税。</P>
一来是因为朝廷提高了税率。</P>
二来是因为这些商人做的 是南来北往的生意。</P>
赚取的是差价的利润。</P>
“父王替爷爷出巡,又不是专门体察民情的。”</P>
“即便是想要体察民情,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P>
“安排一些富裕的百姓糊弄一下你还不是轻而易举?”</P>
“我跟爷爷上次出去微服私访,看到的那些场面可是未经过加工的。”</P>
“爷爷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P>
朱元璋听到朱雄英的话,立刻点头说道:</P>
“雄英说的没错。”</P>
“地方上的士绅和胥吏,简直就是大明的蛀虫。”</P>
“要不是遇到杨永年这个还算是清廉能干的官员。”</P>
“咱说不定就要在地方大开杀戒了。”</P>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标才算是沉默了下来。</P>
良久之后,朱标才说道:</P>
“儿臣辜负了父皇的培养。”</P>
“请父皇责罚。”</P>
朱元璋看着朱标,却没有半分要怪罪的意思。</P>
这个儿子在自己刚刚当上吴王的时候就被立为世子。</P>
后来又顺理成章的成为大明的太子。</P>
虽说有过一些在民间的经历。</P>
也知道一些民间疾苦。</P>
比历史上大多数的 太子都要强上不少。</P>
但是距离真正体察民情还有一定的距离。</P>
这不是朱标本身的问题。</P>
朱雄英听到朱标的话,赶紧说道:</P>
“父王也不必妄自菲薄。”</P>
“您身为大明的太子,已经比很多人强太多了。”</P>
朱元璋也开口说道:</P>
“瞧瞧,就连你儿子都这么说了。”</P>
“你就别自责了。”</P>
“咱也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P>
“你还年轻,还有的是时间。”</P>
“咱也会帮着你把路铺好的。”</P>
“慢慢来,不着急。”</P>
随后朱元璋又对朱雄英说道;</P>
“雄英,那你觉得想要北方兴盛,应该如何做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