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爷爷,孙儿怎么能欺骗你呢(1 / 2)

这次出行,朱雄英已经隐隐的有感觉到了。</P>

整个江南地区的物价开始有了抬头的迹象。</P>

尤其是那些奢侈品,更是有不少被炒到虚高的价格。</P>

这并不是因为这些人的手里真的有多少钱。</P>

而是一种很正常的市场规律。</P>

朝廷发行的银票,不可能都攥在朝廷的手里。</P>

肯定是要以某种方式散落到民间。</P>

最直观的一种就是皇家银行的贷款。</P>

现在的大明,借贷成风。</P>

这还是朱雄英再三强调要仔细审查那些借钱的人的资格的结果。</P>

另一种方法就是各种基础设施的修建。</P>

比如修建铁路的花费。</P>

以及军饷和各种杂项支出。</P>

尤其是这两年谁都能 看出来朝廷准备向西北用兵。</P>

所以大量的钱散落到百姓的手里。</P>

带来的结果就是物价的上涨。</P>

等到物价涨到一个百姓难以接受的地步的时候。</P>

根本就不用人教,人们 就会怀疑手里这些银票的购买力。</P>

当有第一个人开始去皇家银行把手里的银票兑换成银子的时候。</P>

那就代表着朝廷信用的崩塌。</P>

到时候摆在朱元璋面前的就又是一个两难的选择。</P>

兑换,朝廷的银子根本兑不了那么多的银票。</P>

不兑,百姓手里的银票下一秒就会变为废纸。</P>

到时候造反的可就不只是百姓了。</P>

而是天下皆反!</P>

这些年自己太沉迷于这种国力快速增长的快感了。</P>

甚至于都快要忘了这繁华的盛世下,隐藏了这么大的危机。</P>

要不是 这次商税的奏疏交上来。</P>

要不是自己一直记着南北榜案发生的 原因。</P>

恐怕直到现在,自己都还没有发现这个危机。</P>

可是发现了又有什么用呢?</P>

大明本来就缺银子。</P>

要不然为什么要搞出来银票?</P>

虽说现在那些富户们已经把银子从地下挖出来存进了皇家银行里。</P>

但这是因为朝廷把银票的信用给建立了起来。</P>

一旦崩塌,引来的将会是更加凶猛的反扑。</P>

这种反扑,即便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朱元璋。</P>

都忍不住一阵胆寒。</P>

然而朱元璋不知道的是。</P>

从银票发行的第一天。</P>

朱雄英就在为这件事布局。</P>

无论是海津市舶司,还是现在的船坞。</P>

都是在为这一天做准备。</P>

想到这里,朱雄英开口说道:</P>

“银子的事情爷爷和父王不必担心。”</P>

“孙儿早就有了应对之策。”</P>

若是以往 ,朱元璋听到朱雄英的这番话,不说是吃下一颗定心丸。</P>

起码也要笑着跟朱雄英开上几句玩笑。</P>

但这一次,朱元璋听到这番话之后。</P>

脸上却依然是愁云密布。</P>

虽然大明能够走到今天, 多亏了朱雄英的出谋划策。</P>

但朱雄英又不是神仙,银子这种东西又没法凭空变出来。</P>

就算是朱雄英有万般能耐,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P>

朱标的心里跟自己 父皇的想法无二。</P>

所以在 听到朱雄英的话之后,开口说道:</P>

“这孩子,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开玩笑。”</P>

“银子又不能凭空变出来,这银票可是 朝廷结结实实印出来当银子花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