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闻言笑道:</P>
“这倒也不没什么难办的。”</P>
“无非就是轮换罢了。”</P>
“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和这些官兵互相换防。”</P>
“不使他们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太长。”</P>
“这样就算是他们有心想要做什么,也无能为力。”</P>
然而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元璋和朱标的脸上却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欣喜之色。</P>
反而面色凝重的对视了一眼。</P>
然后朱标开口说道:</P>
“雄英,按照你这个说法,岂不是又成了前宋的治军之法?”</P>
“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互相轮换。”</P>
“每过一段时间就进行换防。”</P>
“长此以往下去,军队的战斗力何在?”</P>
朱雄英听到朱标的话却摇了摇头说道:</P>
“父王,爷爷,咱们的做法和前宋的做法有本质的区别。”</P>
“前宋的所谓轮换,不过是为了防备武人的一种手段 。”</P>
“可是咱们的做法却是为了提升将士们的战斗力。”</P>
“这完全不能同日而语。”</P>
“最最简单的一点,前宋当兵只是为了防止他们做乱。”</P>
“而大明则是要让他们建功立业的。”</P>
“只要那些将士们不傻,都会知道怎么做!”</P>
朱雄英自然知道朱元璋和朱标担心的 点在哪里。</P>
但是他们担心的点在朱雄英看来。</P>
根本就不值得一提。</P>
要知道此时的大明才将将把草原和东北收回来。</P>
这版图跟后世比起来要差远了。</P>
此时的大明是有很强的进取之心的。</P>
如此辽阔的没有征服的土地,以及如此强大的进取之心。</P>
你说大明会内斗,说出去根本就不会有人相信。</P>
再加上朱雄英正在逐渐的将大明从一个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P>
这种转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使整个国家处在一种 上升的姿态。</P>
朱雄英根本就不需要担心。</P>
等到整个世界被征服的时候。</P>
大明的工业化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P>
再也不会出现因为吃的问题和运输的问题导致帝国的统治力变弱的情况。</P>
而人们子吃饱穿暖的情况下是根本不想 也不会去造反的。</P>
谁要是有这个心思,甚至都不用朝廷出手。</P>
他的宗族和家人都会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P>
因为 纵观历朝历代。</P>
老百姓们但凡有一口 饭吃,都不会选择造反。</P>
而百姓们频频造反的年代。</P>
往往都是天灾人祸不断,再加上官府极尽剥削和压迫的年代。</P>
显然此时的大明并不会发生这种情况。</P>
不仅仅只是现在。</P>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P>
大明都不会发生这种情况!</P>
因为在可以预见的接下来的几十年,整个大明都会处于一种上升的姿态。</P>
听到朱雄英言之凿凿的说法。</P>
朱元璋和朱标的心中顿时也安定了不少。</P>
朱元璋笑着说道:</P>
“听你大姑说你有对东北和罗刹国动手的心思。”</P>
“说说具体是怎么个弄法,咱也听听看。”</P>
从很早的时候, 朱元璋就已经看出来朱雄英的目光一直放在北边。</P>
包括但不限于朱雄英在海津修建市舶司。</P>
并且把第一条铁路的落点选在北平。</P>
虽然北平并不是最终的落点。但是朱雄英的做法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