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姚广孝服软了?(1 / 2)

在这些震天雷被送到朱樉和朱棢手里的时候。</P>

另一边,姚广孝也已经带着那些百姓到达了东北。</P>

政令下达的时候还是寒意料峭的时候。</P>

但是中间光是集结人丁就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P>

等到出发的时候,天气都已经不那么冷了。</P>

到达目的地的时候。</P>

已经到了树木吐绿的时候了。</P>

虽然晚上的温度依然不低 很高。</P>

但是也已经没有那么冷了。</P>

最起码在朝廷发下来的那些御寒之物已经让这些人能够 顺利的扛住寒冷了。</P>

东北不是没有人住。</P>

只不过是住的人很少罢了。</P>

姚广孝到达地方的第一件事。</P>

就是按照朱雄英的吩咐。</P>

把这些前来东北的人全都打散了重新安排。</P>

因为这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同乡结伴而来。</P>

如果还让他们住在一起的话。</P>

必然会形成新的宗族乡亲势力。</P>

到时候必然会成为地方一霸。</P>

时间久了甚至会为害一方。</P>

这可不是朱雄英想要看到的。</P>

朱雄英想要的是一个干干净净的东北。</P>

将来能成为大明新粮仓的东北。</P>

而不是一个宗族实力盘根错节的东北!</P>

所以这些人 一定要打散了居住。</P>

即便后来真的再发展出来什么别的势力。</P>

那也是历史的必然性。</P>

不过朱雄英对此也 毫不担心。</P>

因为宗族势力的产生。</P>

说到底还是因为生产力低下的年代。</P>

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不得不团结在一起的举动。</P>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P>

随着大明水利设施的齐备。</P>

争抢水源的事情已经不多见了。</P>

地方官员也不必再 时不时地为这件事感到头疼了。</P>

这是为什么呢?</P>

还不是因为随着水利设施的齐备。</P>

水这种东西已经不再那么的奇缺了。</P>

对于不再奇缺的资源,人们愿意为之付出的代价也就变小了。</P>

东北在朱雄英的计划里。</P>

是要作为大明新粮仓的存在的。</P>

这样的地方,将来肯定会有很多政策的倾斜。</P>

穷生奸计,富长良心。</P>

到时候这些富起来的人。</P>

自己都要主动跟宗族进行脱离了!</P>

要知道宗族是有好处不假。</P>

但是坏处也同样是很大的。</P>

比如吃绝户这件事情。</P>

往往就发生在宗族内部。</P>

甚至要比所谓的外人。</P>

表现的更加血腥。</P>

是真正的吃人不吐骨头!</P>

然而当这些百姓们听到自己和同乡要被打散的时候。</P>

顿时全都慌了神。</P>

要知道自己能够到这个地方。</P>

全凭同乡的互相扶持。</P>

这会儿官府要把自己跟同乡全都拆散。</P>

万一有人对自己起了歹心怎么办?</P>

当即便有人推举出来 几个有头脸的人。</P>

来到姚广孝面前进行抗议。</P>

“大人,我等都是同乡同族之人。”</P>

“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的。”</P>

“互相之间也算是有个扶持。”</P>

“遇到事情也 有个照应。”</P>

“免得被人欺负。”</P>

“大人要是把我们全都给拆开了。”</P>

“小人担心万一有人要欺负小人和同乡之人。”</P>

“该如何是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