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朱元璋和朱标急切的眼神。</P>
朱雄英也不打算再卖关子了。</P>
“孙儿的想法,就是嫡长继承制!”</P>
朱元璋闻言不由得一愣。</P>
嫡长继承制?</P>
这还用你说?</P>
你爹的太子,你的太孙。</P>
不都是嫡长继承制来的?</P>
再说了,你的那些藩王叔,将来肯定也是嫡长继承制啊。</P>
“雄英,嫡长继承制 这种东西。”</P>
“从有皇帝的那天开始,就是这么做的。”</P>
“否则的话,国家就会立刻产生动乱。”</P>
朱标皱眉说道。</P>
嫡长继承制,是维护王朝最为基本的法则。</P>
因为人除了出生顺序没法改变之外。</P>
其余什么都能够生搬硬套。</P>
比如说选择立贤。</P>
什么是贤?</P>
知书达理是贤。</P>
孝敬父母是贤。</P>
甚至就连长得帅,在某种意义上也能被称作是贤。</P>
只要想说,就有一万种牵强附会的方法。</P>
但是嫡长不一样。</P>
因为这是无论如何也没法改变的。</P>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起到证明天命的作用。</P>
要不然为什么先出生的是别人,不是你。</P>
大到国家,小到家庭。</P>
全都是一个道理。</P>
所以在朱元璋和朱标都无比期盼的希望朱雄英能说出来一个解决办法。</P>
最终 却得到这样一个书说法的时候。</P>
朱元璋和朱标的脸上难免的会出现一丝失落之色。</P>
不过这一丝失落之色很快就消失不见了。</P>
自己 的孙子 才多大。</P>
即便是身体里住着一个后世之人的灵魂。</P>
也不是什么事情都知道的。</P>
尤其是这种能够影响到国家安定的嫡长制度。</P>
却不料朱雄英摇了摇头说道:</P>
“爷爷,父王,我 说的嫡长继承制,跟你们说的略有不同!”</P>
朱元璋和朱标闻言互相对视一眼。</P>
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P>
“哦?怎么可不同法?”</P>
朱雄英笑着 说道:</P>
“咱们现在的嫡长继承制,是除了长子之外。”</P>
“其余人全都分封出去。”</P>
“然后由朝廷按月发放俸禄养着他们。”</P>
“毕竟这些人同样也是老朱家的儿孙。”</P>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P>
“那是自然,咱老朱家的儿孙,肯定要 自己养着才放心。”</P>
朱雄英接着说道:</P>
“可是爷爷,你有没有想过。”</P>
“这么多老朱家的儿孙。”</P>
“将来要花费多少钱来养!”</P>
朱元璋却一脸不在意的说道:</P>
“能花费多少银子?”</P>
“咱们大明现在这么有钱, 养得起!”</P>
朱标听到朱雄英的话,倒没有直接开口。</P>
而是皱起眉头开始思索朱雄英的话。</P>
朱雄英却一阵感慨。</P>
自己这个爷爷,对老朱家的儿孙 算是没得说。</P>
无论是俸禄还是待遇,都给到了自己能给到的最好的地步。</P>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P>
在原本的历史上。</P>
大明的宗室,会变成拖垮大明的毒瘤。</P>
因为就连地位最低的奉国中尉,一年禄米都有两百石。</P>
亲王更是高达五万石。</P>
虽然后期就连朱元璋都觉得这个禄米的数量实在是太吓人而有所削减。</P>
但是朱元璋却忽略了一个事实。</P>
那就是每个继任的皇帝,都要分封不少藩王。</P>
这些藩王又会生一大群的儿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