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忙的连轴转的朱雄英(1 / 2)

姚广孝当初送回金陵的可不仅仅只是那些稻子。</P>

还有 随之而来的一封奏折。</P>

奏折上面写的很清楚。</P>

随着时间的推移。</P>

如今东北开垦出来的土地也越来越多。</P>

但是跟整个东北的地盘比起来。</P>

不过是很小的一块地方。</P>

已经见识过东北土地肥沃的姚广孝。</P>

自然希望朝廷能够多派人过去。</P>

好早点把这些土地给开垦出来。</P>

为大明提供稳定的粮食资源。</P>

却不料这份奏折被朱雄英给压了下来。</P>

既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反对。</P>

此时朱元璋提起。</P>

朱雄英自然 也不能继续藏着掖着了。</P>

“咱们大明的人口现在还太少。”</P>

“即便是从洪武十二年已经有大量的人口出生了。”</P>

“但是真正长大成人,最少也要十五年的时间。”</P>

“在这期间,这些人不但不能形成劳动力。”</P>

“甚至还会成为朝廷的一种负担。”</P>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句话,想必爷爷和父王也是知道的。”</P>

从洪武十二年 开始。</P>

朝廷的财政有了大幅度的提高。</P>

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政令也基本上都是倾向于百姓。</P>

这让老百姓的口袋富裕起来的同时。</P>

也迎来了一波人口增长大潮。</P>

但是想要形成具体的劳动力。</P>

还需要将近十年的时间。</P>

而这十年的时间。</P>

正是大明准备开始扩张的时间。</P>

所以朱雄英必须要分配好这些人口。</P>

说句实话,如果不是现在有了 火炮和燧发枪的加持。</P>

朱雄英甚至都不会让大明这么早的就拿下草原!</P>

因为拿下草原容易。</P>

但是守下来可就难了。</P>

在没有武器完全迭代的情况下。</P>

想要守下来那么大一块地方。</P>

简直难如登天。</P>

远的不说,就说当初瓦剌和大明牧民的冲突。</P>

如果没有后来明军的出手。</P>

吃亏的肯定是大明的牧民。</P>

现在虽然这个问题解决了。</P>

但是人口问题依然是个大问题。</P>

所有的人力资源都要尽可能的分配完善。</P>

相比较之下,东北的那点土地。</P>

朱雄英还真不怎么着急。</P>

“若是单单只论这些。”</P>

“咱们大明倒也不是养不起。”</P>

“真正要命的地方在于。”</P>

“咱们大明的疆土扩张的太快了!”</P>

“眼下东北 和草原那么大的地盘吃到嘴里还不到十年的时间。”</P>

“又要前往东胜洲去寻找铁矿。”</P>

“真要是由着这些百姓自己的想法来。”</P>

“恐怕要不了多久,咱们大明自己就要先被掏空了!”</P>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元璋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忽略了什么。</P>

这其实也不能怪朱元璋。</P>

当初朱元璋决定设立九大塞王的时候。</P>

考虑的就是这个问题。</P>

元末动荡,再加上天灾人祸。</P>

人口凋零的不是一星半点儿。</P>

到处都缺人,这个时候进攻草原绝对不是什么好 决定。</P>

所以才会在原本的历史上派蓝玉偷袭北元王庭。</P>

不求建功,只求让北元过得没有那么 舒坦。</P>

至于 那九大塞王。</P>

除了抵御草原入侵之外。</P>

也未必没有积攒力量,将来出击塞外的想法。</P>

只是没想到蓝玉居然这么厉害。</P>

差点活捉了北元皇帝。</P>

更没有想到。</P>

大明竟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P>

但是现在有了朱雄英。</P>

有了朱雄英发明的这些 火器。</P>

让朱元璋一时间竟然忘记了自己的初心。</P>

也是在朱雄英的提醒下。</P>

才再次 想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