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当即令王锡爵将自己所思所想写成奏疏,详细条陈上奏,同时再经过部议之后,朱载坖下诏给张居正和胡宗宪,朱载坖令翰林院在拟定诏书时务必要语气严厉,故而在最后拟定的诏书中,语气格外严厉。
诏书称:苏松为朝廷之腹心,而久有奸徒,勾结倭寇,欺罔朝廷;枉杀人命,妄造妖言。朕再三警醒,尔等终然不悔,为正国法,明忠奸,特遣武英殿大学士、督师南京张居正、兵部尚书右都御史总督浙直胡宗宪查察逆案,缉捕奸党。地方军民有司听其调度,勿违朕之深意也!
朱载坖通过诏书的形式表明了对张居正等人的支持,同时在锦衣卫的侦查之下,一些接受贿赂,上疏污蔑朝廷新政的官员揪出来,朱载坖在公示证据之后,下令于午门庭杖,朱载坖的态度就是如此,要么不打,一打就死,而且要名正言顺的打,公示罪证,然后庭杖,打的也不多,朱载坖的要求就是一百,但是朱载坖也明确告诉朱希孝,要是一百杖之后人还有气,那朱载坖打的就是锦衣卫了。
结果不到三十杖就将这几个官员杖毙,朱载坖表示这也不是朕的本意啦,主要是他们实在是太不经打了,官员们还是要多加强锻炼,好多扛几杖啊。
朱载坖的诏书刚刚发出,苏松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了。由于严绍庭在苏松大举抓捕这些帮士绅造谣的帮闲,士绅们很清楚,面对锦衣卫的严刑逼供,这些帮闲流氓根本扛不了几下就会将自己交代出来,锦衣卫可不是地方州县的官府,那是真的说抄家就抄家的,胡宗宪、蔡国熙等人看来非要把事情做绝了。
士绅们就如同武则天死老公,失去理智了,既然你胡宗宪、蔡国熙要将事情做绝,那士绅们就干脆闹起来算了。在这些士绅们的煽动之下,他们豢养的家丁打手裹挟百姓,以让锦衣卫滚出苏州为名,开始上街闹事。
苏州知府衙门、苏松巡按御史衙门、浙直总督衙门、南直隶巡抚衙门都受到了他们的冲击,这帮打手家丁投掷石块,高喊口号,要求严绍庭的锦衣卫撤出苏州,取消朝廷新政,而胡宗宪等人则就在衙署之中,对于他们行为充耳不闻。
这使得士绅们胆气更壮,他们认为胡宗宪、蔡国熙等人还是害怕苏松民变的,同样的事情也在松江府发生,这些士绅们的家丁打手甚至包围了徐阶的府邸,要求徐阶将在此处养病的南直隶巡抚杨继盛交出来。
徐阁老岂是一般人,你有家丁,徐家就没有家丁,徐家毕竟是二十年的阁臣,数年的首辅,在他的积威之下,这些士绅们不敢妄动,毕竟徐家的家丁护院也不少。
见此情形,杨继盛找到徐阶说道:“恩师,他们既然是来找学生的,学生去就是了,不能连累恩师。”
徐阶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就这么小看胡汝贞?胡汝贞若是只有这点本事,怎么对付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