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为此专门召见了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殷士儋,和他商量诏书的事情,朱载坖对于这份诏书还是很重视的,要求殷士儋亲自主抓此事,弄出一篇令朱载坖满意的诏书来,朱载坖要举行隆重的拜将出师仪式,以振奋军心。
朱载坖甚至对于诏书的内容有明确的指示,要有大明出兵讨伐的正义性,还有大明对女真用兵的缘由,这些都要说清楚,务必要是一篇雄文。
在朱载坖的亲自干预下,殷士儋督促翰林院拿出以一份朱载坖还算满意的诏书。
同时在处理隆庆四年的一应礼仪活动后,朱载坖和内阁以及礼部尚书高仪、兵部尚书霍冀商量组织命将出师的仪式,因为大明自仁宣之后就很少大规模出击了,所以这种仪式很久都不组织了,所以朱载坖猛的问起此事,连高仪都很陌生。
但是既然是朱载坖问起此事,一众臣子们也赶紧将成祖时的命将出征仪式找来,加以改动,用以适应现在大明。
朱载坖原本准备亲赴三屯营,送大军出征,但是这个想法被大臣们坚决劝阻了,他们认为朱载坖是皇帝,是君上,哪有君上亲自前往去送麾下的士卒出征的呢?应该将出征的大军调至京师,朱载坖就在京师为大军送行即可,之前校阅京营的校场正好可以用来使用。
朱载坖在重臣们劝说之下,才放弃了这种想法,传令汪道昆、戚继光将参战部队带到京师来,准备誓师出征。
同时汪道昆在接到朱载坖命令之后,也和王兀堂取得了联系,汪道昆在给王兀堂的信中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相关的情况,大明皇帝也知道了相关的情况,只要王兀堂肯定谨守本分,自己抵达辽东,剿灭觉昌安之后,就会重新在宽甸六堡开市,以满足王兀堂部的各种需求。
汪道昆还暗示王兀堂,只要王兀堂愿意忠于大明,那么在剿灭觉昌安之后,汪道昆可以扶持王兀堂做女真之主。为了稳住王兀堂,汪道昆向朱载坖上疏,请求先给王兀堂一点甜头,稳住他,然后才好对觉昌安用兵。
朱载坖经过与内阁商量之后,下达旨意,升王兀堂为都督佥事建州左卫指挥使,成为所谓的女真都督,同时加王兀堂为龙虎将军,从地位上显示大明对于王兀堂的关系,而且将原来由觉昌安担任的建州左卫指挥使给了王兀堂,也有挑拨他们二人关系的意图。
当然,光有这些头衔是远远不够的,朱载坖很清楚,对于这些蛮夷首领,还是实际的好处最有用,所以不仅有地位的提升,还有实际的利益才行,经过朱载坖与内阁、汪道昆等人商量,决定给王兀堂敕书五百道,这些敕书就是可以到大明在边境的马市交易的凭证,有了敕书,才能够到大明的马市中去交易。
这些敕书对于王兀堂来说还是有实际作用的,只要他还不想反叛,这些敕书就能够在日后发挥巨大的作用,这样做既可以避免直接给王兀堂物资从而导致资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