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问题,吉野平纯与吉村秀藏观点一致,聊兴甚浓。旁边的小雅太郎无奈的摇摇头,他历来主张缓而行之的温吞水策略,自日俄战争后,日本人逐渐在东北取得了话语权,尤其是皇姑屯事件后,东北军更是没有了对抗日本人的血性,甚至百般忍让退缩,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日本人的疯狂。
小雅太郎也没想到,事情的演变完全脱离了他的预想。
九一八事变发生前,日军兵力约莫2万人不到,此外在9月8日曾经发布征召令,一些所谓的“在乡军人”,纷纷被召集成军,但也最多不过万人。这样算下来,日军能打的也就3万人不到。而这个数量与号称30万的东北军相比,在正常人看来,就是鸡蛋碰石头,又是深陷在中国的土地上,怎么也不可能打得过。
但是日军的狂热分子并不这么看。他们的根据就在于东北军的张少帅,这是整个东北军的灵魂。但根据他们所得到的密报显示,这位少帅的精气神,自从中东路事件后,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1929年5月发生的中东路事件,是当时中国东北当局与苏联政府驻哈尔滨领事馆就中东铁路(原名东清铁路,民国以后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发生纠纷并引发的武装冲突。
交战双方是苏联远东特别集团军和中国东北边防军。在开打之前,很多人不愿意打,但少帅却自认为东北军实力超群,根本不把苏联人放在眼里。结果却是东北军损兵折将,一败涂地,满洲里等重要城市失守,最终以东北军失败而告结束。
中东路事件是“改旗易帜”后的少帅所经历的第一次惨痛失败。东北军死伤及被俘人员9000余名。苏军仅伤亡800余人。
自此战后,少帅判若两人。他的思路很简单:东北军打不过苏俄军队,而日俄战争中日本又打败了俄国,按照a大于b,b大于c,则a必大于c的简单数学公式,那东北军肯定不是日军的对手。
偏偏日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密切关注东北战局的日军,通过中东路一战认为苏军“未来令人可畏”,其作战能力“不可低估”;而对东北军,则认为“简直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日本陆军的“暂避苏联、先打中国”的“南进”主张急速抬头。由于中国军队的表现不佳,石原莞尔奉命起草了《关东军占领满蒙计划》,狂妄地宣称,对付东北军,都用不到真剑,只要用竹刀挥舞一下,就能把少帅击退。
事情的发展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只不多一群佐级的参谋们,就大胆的策划了九一八事变,将整个日本国绑到了战车上,居然以区区三万人,就将数十万东北军赶出了东北,从此东北沦陷。
小雅太郎自从搬到奉天,就一直在研究东北的经济文化,也大胆的设想着日本如何才能最有效能的利用东北。但他也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居然如此神奇,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已经将整个东北掌握到了手中。
国内的日本人情绪因此而高涨,对华大规模入侵作战的的田中主义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但即便如此,小雅太郎也坚持着自己的观点,那就是绝不能操之过急,吃得太多会吃坏肚子的,应该循序渐进,先完完整整的巩固好了东北,将它囫囵吞枣的吃进了日本国,这才是第一步的重中之重。
小雅太郎不但在研究东北,也在研究中国人的特性。他希望能以一种温和而渐进的方式,逐步同化东北的中国人,从而洗脑成为日本的国民。到了那时候,才具备大规模入侵中国内陆的可能性。
但吉野平纯他们却有着相反的意见,他们认定眼下就是最好的时机。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整个关东军秣兵历马,在狂热的战争思潮下,开始了疯狂的战备准备。
就在他们在包间内高谈阔论之际,在外面的中岛尾生已是迎了出来,在他的身后,闫娜与小雅欣子紧随其后,还有几个相熟的客人也闻讯跟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