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绝境下的生机(1 / 2)

城中百姓听闻义兵要下发钱粮,起初还不敢置信。

在他们眼里,不抢掠杀人的军队就已经是极好了,怎么还会有军队给他们发放钱粮。

等到义兵押送马车,一个坊市一个坊市的发放钱粮,百姓们终于相信了。

按照人口,无论老弱妇孺皆是一口人一斗杂面,再发放一百文钱。

看上去并不是很多。

可眼下是寒冬腊月,延安城的百姓也缺衣少食挨饿受冻。

这些东西足够他们省吃俭用,扛过这个冬天,避免许多没有生计的百姓饿死。

这可是救命之恩。

再加上义军军纪严明,除了严格监控官绅大户,执行宵禁,对普通百姓并不限制。

许多百姓也敢走出家门。

他们路过街口,能看到义兵正在押着城中恶名远扬的官绅大户,细数他们犯下的罪过。

从虐待奴仆,到欺男霸女,再到勒索抢占,残害百姓,罪证明明白白。

一些苦主到官府求告,反倒被这些大户收买官吏,殴打下狱,家破人亡。

此刻终于有人为他们做主,许多人情绪激动,以头抢地,让义兵为他们做主。

义兵也都是受苦受难的贫苦百姓。

听到这些无比愤怒,都大喊着要杀了这些大户。

一时间人人喊打喊杀。

被捆绑起来的官绅大户吓得趴在地上,对着李毅磕头作响道。

“大帅饶命,饶命啊。”

李毅冷笑道:“我与你们无仇无怨,你们要想被宽恕,该求的是苦主,是被你们残害的百姓。”

这些官绅大户纷纷迟疑。

他们可都是体面人,怎么能求这些泥腿子呢

可是看着越来越近的刀刃,终于还是跪向苦主,跪向群情激奋的百姓,痛哭流涕,不停的磕头认错。

无数百姓被这个场面冲击到。

往日这些高高在上,捏死他们像捏死蚂蚁的官绅大户,竟然向他们求饶认错。

这还是原来的世道吗

原来尊卑贵贱、恃强凌弱并不是天经地义的。

原来天下为公,人人平等的世道是这个样子。

原来他们并不卑贱,只要联合起来,小民也不可欺,反而能当家做主,让这些恶毒的大户受到应有的惩罚。

排山倒海的欢呼声响起。

其中夹杂着苦主痛哭的声音。

曾经受过的委屈,压抑的情绪,家破人亡的冤屈,终于在这一刻完全释放。

罪有应得的官绅大户被压上了木台,斩首示众。

剩下罪不至死的,则被施以杖刑,然后让他们倒夜香,清理废墟,做苦力恕罪。

城中各处的公审大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领到钱粮,见识到义兵是真的为穷苦人做主,城中百姓真正的认识了这支义兵。

同时,李毅也让农会管事们趁机当众宣讲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理念,并且号召百姓加入农会,团结起来对抗不仁不义的官绅大户,对抗贪婪如虎的官府小吏。

这些事情处理完之后,李毅又将精力放在了军务上面。

这次起事,是被洪承畴逼迫的,仓促之下许多事务都没有安排好。

眼下攻占延安城,取得大胜,下发了赏赐,军心可用,正是调整军队的好时候。

第一件事,就是正兵损失惨重,需要从辅兵中选拔兵丁补充正兵。

然后精简辅兵,将之前编入的辅兵精简到两千人,剩下的充作民兵,负责后勤。

就在李毅紧锣密鼓的处理各种事务的时候,房门突然被人猛然推开。

正在批改文书的李毅眉头一皱,抬眼看到神情惶恐的布颜。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布颜这么失态。

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果然,布颜快步走进来,语气颤抖的道:“大人,斥候禀报,有大股的官兵向着延安城赶来。”

李毅豁然站起身来,邹着眉头道:“不可能。西北边军主力还在直隶,延绥地区只有洪承畴这一支军队,哪里来的大股官兵”

“斥候禀报,官兵前锋千余骑兵已经过了洛水,眼下离延安城不足五十里。并且高老实也派人传来消息,东面也有数千官兵包围而来。大人,我们被洪承畴骗了,延安城是一个陷阱。”

李毅怔在原地。

两路官兵加在一起六七千人,从东西两路包围过来,明显就是早有预谋。

没有半个月的调兵时间,根本来不及。

很显然,布颜说的是对的。

从自己率军起义的时候,洪承畴就已经做好充足准备,召集援军想要包围自己,在延安城下彻底歼灭义军。

而唯一的变数,就是洪承畴也没想到,自己真的能够夺取延安城。

不得不说,洪承畴这份心机谋算,确实让人防不胜防。

“大人,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布颜问道。

李毅扭头看向他,肃然道:“我军刚刚经历苦战,损失惨重,战力薄弱,绝非官兵的对手。如今之计,必须要舍弃延安城,尽快突出重围。”

布颜迟疑道:“大人,我军都是新兵,再加上有许多老弱,怕是来不及撤退,就会被官兵前锋咬上。”

这个道理李毅自然明白。

此刻他也是心乱如麻,只得道:“你先去找李过,让他尽快整顿队伍,做好撤离的准备。你与我一同北上。”

形势危急,根本就没有给义军准备的机会。

义兵现在鱼龙混杂,虽然有农会和军官指挥,可是仓促之下,想要完成撤离根本不可能。

就在辎重刚刚装载好的时候,官兵前锋骑兵赶了过来。

城头上突然响起钟声。

李毅带着布颜、李过、高小甲等人登上城墙,只见远处千余骑兵铺天盖地的杀了过来。

他们皆是身穿布面铁甲,头戴铁盔,手持弓箭长矛,旌旗招展,有着一股凶悍的杀气,一看就是精兵。

“是边军骑兵,看兵甲,好像是固原骑兵,还有延绥右路骑兵。”

高小甲突然开口道。

为首的游击将军大声下令,旗帜招展,骑兵纷纷呼啸着向着城墙涌来。

长刀挥动,骑兵如同浪潮般一波波的向着城门而来,然后火铳弓箭齐齐射击,声势十分骇人。

好些义兵吓得脸色苍白,恐惧的看着耀武扬威的骑兵。

就连李过、布颜等人想到大股官兵包围而来,义兵再无撤退的机会,也是眼神担忧,面色死灰。

一个把总大喊道:“城内的贼寇听着。数万官兵转瞬即至,尔等打开城门,还有一条活路,不然攻破城池,尔等皆要人头落地。”

城下骑兵纷纷高举兵器,大声叫嚷怒骂,恐吓连连。

就在这时,一支箭矢骤然从城头射下。

刚刚喊叫的把总根本就没反应过来,就被箭矢直接射穿喉咙,从马背上摔落下去。

忽然的变故,让耀武扬威的官兵微微一愣,气势一落千丈。

李毅放下金弓,对着周围义兵大喊道:“弟兄们,朝廷无道,官府横征暴敛,我们根本没有活路。我们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难道要苟且偷生,眼睁睁看着家人活活饿死,子孙后代一直被他们奴役今日我们就算战死,也绝不投降,我们要为了子孙后代,流尽最后一滴血。”

“决不投降,决不投降。”

李毅的话激起了义兵们对官府的仇恨,对天下大同的向往。

他们纷纷振臂怒吼,将胸口的恐惧通过怒火宣泄出来,声势震天,直冲云霄。

城头下的官兵骑兵被挫了锐气,又见义兵团结一心,战意高涨,气势更加低落。

队伍后面的游击将军深深看了李毅一眼,指挥骑兵撤退。

看到官兵撤退,城头上的义兵纷纷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只是李毅几人,皆是面色沉重。

有着千余骑兵在城外虎视眈眈,义兵就没法撤退。

可是官兵大部队马上就到,这时候困守延安城,外无援兵,内又不足守,此地已经是绝地。

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这个问题压在李毅心里。

他也没有答案。

“来人,去将从清涧来的人叫过来。”李毅突然道。

很快,一个满脸冻伤,裹着灰色兜帽的汉子走了进来。

“操守大人。”

汉子一进来就要下跪磕头,却被李毅扶了起来。

“自家弟兄,不用虚礼,坐下喝茶吧。”

李毅将汉子拉到桌子旁,给他倒了杯热茶。

他也认出这人是李家庄人,也算自己亲族,一直在高老实身边做事。

派此人来,看来是高老实故意为之。

李毅先是问了清涧碎金军的情况,知道他们被软禁在军营,内部分歧很大,无法响应起兵。

这些李毅是明白的。

洪承畴当初陷害自己之前,就已经拉拢碎金军的武官,分化碎金军,如今怎么会给碎金军帮助自己的机会。

不过这也给了李毅一个机会。

高老实在清涧,虽然掌控不了军队,并且内部分化,可要是能摆脱软禁,也可以成为一支奇兵。

只是他兵力较少,只有三五百人,无法真的影响占据。

想到这里,李毅突然眼前一亮。

他想起来,自己好像曾经在清涧结下一份善缘,也有一支助力。

若是两股人马合二为一,那眼前的死局,或许就有了变数。

另一边,洪承畴率领残兵往南撤退到甘泉县,并且成功和官兵主力汇合。

事不宜迟,洪承畴没有半分停歇,就亲自指挥大军向北重新赶往延安城。

并且艾万年率领的两千延绥边军,一千卫所兵也已经渡过了清化河,赶往了延安城。

包夹之势已经形成,李毅绝无逃跑的可能,洪承畴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终于落地。

早在李毅兴兵谋逆之初,洪承畴就明白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对付李毅这种百战百胜的悍将杀神,更是要谋划周全。

他一方面以延绥巡抚的名义抽调边军,另一方面向固原、宁夏两大军镇请求援兵。

自己则固守延安城,本想吸引住李毅的目光,等到援兵赶到,将李毅这个心腹大患彻底剿灭。

只是没想到援兵还未至,延安城就被李毅夺取,自己手下兵力损失惨重。

好在援兵及时赶到,一切都有补救的机会。

洪承畴当即派人通知游击将军艾万年,让他领兵与大军在延安城下汇合。

清涧县外的军营,驻守在此的碎金军大部队,早就得到了李毅造反的消息。

不过李毅早就失去了这支军队的指挥权。

随着杨千总出面笼络,又有洪承畴承诺提拔,许多人已经暗暗投靠了杨千总。

好在高老实假意迎合,这才一直管理着碎金军的事务,不过手下刘大勇、李狗蛋二人已经有了异心,他也不敢轻取妄动。

李毅谋逆,公然造反的消息传来,在军中引起动荡。

碎金军是李毅一手打造,对许多人有恩有义,还是好些人忠心于李毅。

不过刘大勇和李狗蛋严禁风声,弹压士兵,并且联合客军、官府一同限制碎金军,使得他们无法响应李毅的起义。

高老实表面上和刘大勇、李狗蛋同流合污,实际上一直在找机会,扫除异己。

这天他被知县叫去,言明李毅谋逆,他们这些人曾经是李毅的手下,士兵要重新整编,武官全都擢升一级,调往其余军中任职。

重新整编,碎金军将会荡然无存,高老实表面上接受,实际上心中焦急万分。

他刚回到军营,刘大勇和李狗蛋二人就一同来访。

两人也已经得到消息,将会调往标营担任武官。

标营可是巡抚直属军队,不仅待遇最好,升官发财相对更容易。

他们心中十分激动。

望着喜不自胜的二人,高老实表面憨厚笑着,实际上心中愤怒。

他们二人一人是乡间地痞,一人是李家庄贫农。

后来跟了李毅,加入团练,这才屡次受到重用,享受荣华,得了官职。

如今李毅被洪承畴逼反,处境艰难,他们却为了荣华富贵,忘恩负义,真是畜生不如。

这时候,有军令传来。

让他们派人帮助工匠修整清化河的桥梁,保证军队通行。

高老实心中一惊。

他可是知道,延绥如今的大军除了边墙边军,军队早就去了直隶勤王,哪里又来的军队

难道是延安城有了变故

高老实当即亲自带人去了河边,果然见县衙召集了几十个工匠民夫,正在加固桥梁。

而不一会,就有军队赶来,人数足有两千人。

领兵之人高老实也认识,正是艾家庄的艾万年。

看到这一幕,高老实心中有了不好的感觉。

正好有哨骑快马而来,呈上公文道。

“将军,抚台大人有文书,让你部尽快到延安城下与大军汇合,包围延安城。”

艾万年接过文书看了一遍,沉声道:“加速行军,明日一早一定要到达延安城。”

望着陆续过河的军队,高老实连忙叫来心腹,急忙道:“你速速派人去延安城告知大人,就说有两千边军自清涧而去,领兵之人乃是艾万年。”

等看到心腹离开,高老实知道,自己不能再拖了。

就算官府监视再严密,也要尽快起兵,帮助操守大人解困。

他返回军营,叫来几个忠心的手下,让他们去联络对刘大勇、李狗蛋不满的士兵,准备起事。

到了第二天,碎金军许多基层武官都纷纷表露态度,愿意跟着高老实起事,去救操守大人。

高老实得了支持,并没有贸然行动。

反而一直在打探延安城的情况。

他明白,靠自己身边这三百弟兄,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他要等待机会,找到机会帮助操守大人解困。

而这个时候,从延安城返回的心腹告诉他,可以去清涧西面找一伙人,领头的是点灯子赵胜,这些人会是他的助力。

冬风呼啸。

夜幕中的延安城陷入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