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是矿还是玉(2 / 2)

毕竟,他是蒋正帆一手培养起来的,如今蒋正帆的支持,对他来说,如属贵人扶持。

可一旦,蒋正帆的权力为之削弱,那自己这位小主任,又该何去何从?

正当王振仁如此烦恼之际,蒋正帆忽然盯着他,严肃不苟道:“这种情况,就该轮到王主任你出手了。”

王振仁打了个愣怔:“我?”

“不错。”蒋正帆眸光一闪,似乎有所预谋,“我们绝不能让招标办改革成功,否则对我的权力影响很大,对你我也不利,你作为其中一位科室主任,有必要阻止改革,徐主任那个女人确实不简单,但由我培养起来的你,同样不简单!”

说到这里,蒋正帆眼中多了几丝狠光。

赵扶光,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预谋什么,支持徐莹开启招标办改革计划,这摆明了就是把权力的手掌摸入招标领域,我绝不会让你得逞,你就等着身败名裂吧!

赵扶光自然不知道,蒋正帆已将他视为假想敌。

此时此刻的他,正受庄德祥的邀请,前往白石乡视察。

说是视察,不如说是文化调研。

起因是,庄德祥不知从哪掏出一份历史文献,扬言文献证实了白石乡在历史上曾经有过采玉的记录,说明白石乡不只是石料矿产丰富,连玉石这种奢侈品,也可能在白石乡境内挖得出来,因此庄德祥委托赵扶光,把这份采玉记录写入县志,为白石乡增加一些历史名气。

然而,赵扶光在唐莉的陪同下,来到白石乡村委,看过那份文献后,却是质疑地摇了摇头。

“抱歉,庄主任,这份文献虽然内容全面,但文献终究只是文献,不能作为补充县志内容的根据。”

庄德祥闻言便是显得着急:“可是,文献里不是记得很清楚吗?历史上有好几个诗人来过白石乡,留下的诗篇里,屡屡提及玉这个字,说明白石乡一定是跟玉有关的……”

赵扶光无奈地摇了摇头:“写过不代表有过,诗词只是一种体裁,不能当作实际根据,如果诗词里存在的都是真的,那李白在看庐山瀑布的时候,真的看到了银河落九天吗?这是一种联想,我猜历史上的诗人之所以写白石乡的玉,也是基于同一种联想形式,他们看到的只是白石乡的石英矿,由于石英矿亮白如玉,诗人才以玉为形容,突出石英的这个特性,你懂了吗?”

庄德祥哑口无言。

“所以……”赵扶光给出最后的结论,“除非你能在白石乡的什么地方挖出几块玉石,才能把这些资料写进县志,否则不能单凭几个诗篇,就把存疑的内容当成真实。”

临近傍晚的时候,庄德祥还是无法提供玉石记录,赵扶光安慰了他几句,随后便带着唐莉,准备离开村委。

站在村委门口,赵扶光看了眼手机时间:“现在已经是六点多了,县委那边的同志大概都下班了,唐局长你今天就不用陪我回县委了,我自己回去就行,反正这儿白石乡就是你的家。”

“好吧。”唐莉说着,挠了挠头苦笑道,“果然,我还是无法适应局长这个称呼,总觉得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