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启王府。</P>
自沈繁璃于城外葬身火海之后,宋廖烨一直不相信,不顾高豫等人的阻拦,下令必须要将人带回来。</P>
他并没有说其他,而是直接下的命令。</P>
高豫话都没说完,宋廖烨直接便将手边的杯子砸在地上。</P>
“闭嘴。”</P>
“她不可能死!”</P>
高豫看着面色如墨气色十分不好的王爷,便没有开口了,应下命令。</P>
寻了数日。</P>
城门口派人守着,海路陆路通往其他地方的,都派人盯着。</P>
也遍寻不到人影。</P>
宋廖烨还想让人将城门关了,不准人进出。</P>
这个想法一出,当时满屋子的人都觉得启王疯了,大事未成,这种动作和自投罗网有何不同。</P>
这可是上京皇城,天子脚下!</P>
一旦帝王疑心,启王多年的谋划毁于一旦。</P>
所以,他的心腹和幕僚对沈繁璃确实是有成见的,就是因为沈繁璃对启王殿下的影响实在太大。</P>
而从沈繁璃的死讯传来后,才算真正认识到,沈繁璃对于启王的重要性。</P>
也有人心生后怕,幸好当时并未在暗中对人动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P>
后面又听人说在邻近的城池中有人的痕迹,宋廖烨又亲自前去,那天那座城就差被翻个底朝天,而后面还是没有沈繁璃的踪影。</P>
他那时理智都差点没有了,一心只想找到沈繁璃,并将人带回来,不让人再离开他。</P>
而后面他回来上朝的第一日,宋廖烨还是被人给上折子了,帝王疑心病很重,他盯着宋廖烨许久。</P>
宋廖烨半真半假的说着,他的宠婢失踪,寻不到人的半点踪迹,他身边习惯了她侍候,离不得人。</P>
看着宋廖烨的相当不好的面色,再加上这些话,帝王便打消了疑虑,朝堂上说他不合规矩,毕竟婚期将近,不见就不见了。</P>
朝堂之上的太傅气得歪胡子瞪眼,他忍住内心的怒意。</P>
看到太傅的表情之后帝王更是相信,毕竟启王只是个无能的纨绔王爷,而等下朝后还说要送他几个侍女。</P>
宋廖烨笑着将人收下了。</P>
他知道,这是帝王派来的探子。</P>
宋廖烨当然答应。</P>
后来,他渐渐召回了那些在找沈繁璃的人。</P>
有些人想,或许启王是相信沈姑娘是真的死了。</P>
但高豫作为经常出现在宋廖烨身边的人,他最是了解王爷的想法。</P>
他并非和其他人想的一样,他反倒认为,王爷是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权势。</P>
而这,也意味着计划的提前。</P>
也包括诸多的风险。</P>
高豫也觉得,王爷可能疯了!</P>
虽然他在人前看起来很是平常。</P>
但他也见过启王于明开苑枯坐数夜不睡的模样,他不明白沈繁璃为何用这个办法离开他身边。</P>
最开始,他所想的便是,等找到沈繁璃,他要将人牢牢藏在王府中,不许她再离开他身边。</P>
后面又觉得自己不该说那些话的,害得她伤心难过。</P>
他时常回府的时候还带着知春楼的糕点、西宁街的花回府,因为沈繁璃喜欢,他以前经常回府的时候就会带回来。</P>
更像是下意识的行为。</P>
那时,跟在宋廖烨身边的侍卫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看着人去到明开苑,也没有说出来那句话。</P>
第一次他拿着东西回来,屋内没有沈繁璃的身影时,宋廖烨第一时间是去内室。</P>
后面内室也没有看到沈繁璃,才愣住,也后知后觉。</P>
沈繁璃不在明开苑,也不在王府了。</P>
她在悄无声息中离开他了。</P>
还是用的那种方式。</P>
......</P>
侍卫等在门外,许久,他听到屋内有什么被砸在地上的声音。</P>
听到这声音之后,门外的两人对视一眼。</P>
在要去问王爷发生何事是否要进去以及保持沉默的之间,两人毅然选择后者,还自觉往门外走了几步。</P>
宋廖烨出屋的时候,门口的人没有人敢抬头看他现在的神色和表情,都低着头不敢出声。</P>
只看得到宋廖烨腰间挂着香囊。</P>
他的玉佩被摘下了,这些时日,那个香囊一直在他身上。</P>
包括入睡,也是。</P>
他最近时常头疼得不行,晚上睡觉也睡不好。</P>
比先王爷和王妃去世时的反应更大。</P>
而这次,他身边没有时时挂念日夜陪着他的沈繁璃。</P>
*</P>
有一日。</P>
宋廖烨走到临湖苑中,他看着已经重建好的地方,已经没有上次来的时候那般高兴的心情。</P>
苑中的主人都不在了,这处地方重建又有何用?</P>
这本来是他打算给人一个惊喜的,她肯定会喜欢的。</P>
但,她都没有见到......</P>
宋廖烨记得,沈繁璃和他说过,喜欢这里的湖,后面的竹林也喜欢。</P>
沈繁璃说完没当一回事,但宋廖烨记住了。</P>
那湖旁边的护栏多年未修,宋廖烨自然不放心沈繁璃来这边,而且临湖苑好多年没人住过,需要彻底打扫一遍。</P>
后来宋廖烨想着,还是重建吧。</P>
而外室的这一传言,本就是传言,宋廖烨为何会将人带到府中,也和这事有关。</P>
关于那罪臣之女,是宋廖烨下属请求他之事。</P>
那名罪臣正是他的同年,亦是多年好友。</P>
他跪在宋廖烨面前,请他救人。</P>
后面在下属的请求之下,宋廖烨将他的好友之女从醉花楼中赎出,送出了上京。</P>
宋廖烨怕沈繁璃听到,本来不欲应下此事,虽然这种事她知晓这类事情是无稽之谈子虚乌有。</P>
而那位大臣是被帝王亲自下罪,其亲眷都受到连累,但耐不住下属的久跪请求,再加上若是他下属贸然行事,可能官途也会受到影响。</P>
他这人平日十分正经,也不喝花酒,在外界人看来和传出风流之名的宋廖烨十分不同,但他若不做点什么,愧对他的好友。</P>
只有宋廖烨,他素来纨绔又风流,在醉花楼中一掷千金之事被有心人听到也无事,帝王也不会特意去关注宋廖烨这等风流韵事,就算知道也只会一笑置之。</P>
因此,宋廖烨还是应下了。</P>
后面在了解到此人的母亲正是当代有名的建筑大师之后,还请人来规划一下临湖苑的布局。</P>
这也是沈繁璃那日所看到并产生误会的场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