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军令如山(1 / 2)

天唐锦绣 公子許 1321 字 9个月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西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襄公护周平王东迁,并受王命攻打犬戎。“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传唱百世,万载流芳。

这边是老秦人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老秦人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时至今日,老秦人的子孙犹记得当年那震撼天地荡气回肠的誓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三百载春秋,三百载战国,泱泱崤函,汤汤河渭,独处西陲的老秦一脉,没有礼乐奢靡的浸染,没有桑植农耕的钝落,没有人尽浮华的矫饰,一步步在那莽山谷壑中屹立而起,春秋争霸、战国称雄,横扫八荒,天下一统!

大秦二世而亡,然则老秦之魂魄,却永不湮灭!

铮铮傲骨,巍巍霸气,那是镌刻与血肉深处的图腾,血脉相传,永不断绝!

房俊一句厚重低沉的“不抛弃,不放弃”,就像是一声黄钟大吕,震荡在当场秦地子孙的耳鼓,沸腾那尚未沉睡的血性!

老秦人凭什么横扫天下,冠绝千古?

不是雄壮的身躯,不是沸腾的鲜血,而是坚韧的意志,共赴国难的慷慨悲壮!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阵前被房俊驱逐开革的兵卒一个个目瞪口呆,浑然忘记了狡辩争论,呆愣半晌,猛地一个个“噗通”跪地,涕泗横流,悔恨交加!

“大帅,给吾等一个机会吧?”

“求求你了大帅,小的知道错了!”

“大帅饶了吾等吧,若是被家人知道小的乃是抛弃亲朋至交才被开革返乡,祖父回打断我的腿……”

岂止是打断腿?

老秦人慷慨豪迈重情重义,若是因为抛弃亲朋至交而被右屯卫开革的消息传扬出去,将会遭受唾弃厌恶,在关中八百里秦川再无立锥之地……

老秦人有败家子,有纨绔,有莽夫,但独独没有自私自利的奸猾之辈!

二十几个青壮汉子痛哭流涕,磕头作揖,苦苦哀求。

高侃心生恻隐,可他也不过是大头兵,就因为受到房俊的看重便可以腆着脸给这些人求情?

他不认为自己有那样的分量……

薛仁贵站如轻松,俊朗的面容古井不波,没有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仿佛眼前的一幕根本不存在。

自被房俊录用而后擢升,薛仁贵便知道房俊此人别看平时嘻嘻哈哈恣意妄为,但是极有原则,无论是之前统领“神机营”的风评,亦或是之后创建水师的严谨,处处皆将“军纪”放在首要之位,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事可以撼动军纪。

在房俊的军中,“军令如山”绝非一句空话,胆敢违逆者,定斩不饶!

现在将尔等逐出右屯卫已然是法外开恩了,还敢求情?

没用……

高侃没资格求情,薛仁贵不愿求情,可现场却有一个既有资格又愿意求情的……

程务挺凑到房俊耳边,低声道:“二郎,都是铁铮铮的汉子,若是因为舍弃亲朋至交而被逐出军营,怕是关中再无立身之地,尚有何颜面立足这八百里秦川?网开一面吧……”

他自认为在房俊面前劳苦功高,房俊这厮一向重义气,怎么也得给自己一个面子吧?

结果……

“放肆!军令如山,哪怕是山崩石裂亦不可撼动!本帅令出法随,如山似岳!三军之内,尔竟敢质疑本帅之军令?程务挺动摇军心,目无军令,来人,杖责二十!”

房俊黑脸如铁,厉声训斥,丝毫不讲情面。

程务挺臊得面红耳赤,闭嘴一言不发,往前猛地扑倒在地,就这么将赤着的后背露出来,心底极度憋屈!

他虽然出身军旅世家,却真正入过军营,顶多便是在潼关镇守,手底下皆是一群见了钱财便红眼珠子的乌合之众,焉知军纪之森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