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邾城之战(1 / 2)

王导既死,庾亮又不肯出任丞相,于是司马衍把丞相取消,重新恢复宰相称号。

丞相和宰相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有不小的区别,丞相是古时候最高的官位,十分尊贵,而宰相则只是一种泛指,许多权臣虽然官职不一,但却可以统称为宰相。

庾亮不敢担任丞相总是有他的道理,百官之首可是万众瞩目,责任和压力都空前增大,以他的心里格局是承受不住的。

他倒也算有些自知之明,只可惜在他的心里雾霾太过严重,多数时候完全不知道身在何处,更不知前往何方。

先前受到郗鉴的阻挠,因此北伐大业搁置,如今已无人能够阻止,庾亮还是执意要进行北伐。

他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一方面是为自己的黑历史洗白,另一方面则也是光复中原,那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可惜有些事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人就能完成的,认不清这点,做什么都是枉然。实际上在整个东晋和南北朝两百多年的历史,没有过任何一次真正成功的北伐,这些年里当然不乏一些英雄豪杰,可他们仍旧不能完成光复中原的大业,庾亮只是空有一腔报国雄心,并没有匹配其地位的才华,又怎么能大获全胜呢。

实际上不只是这段时期,整个中国古代史上由南向北推进并最终统一全国的战役都是屈指可数,究其原因当然还是地理和人文占主要方面。南方水战更为普遍,北方水系则很少,南军顿时陷入了困境,而且南方人相比北方人更显弱小,冷冰器时代毫无优势,面对北方人高马大的强悍兵骑混合兵团,往往难以招架。当然也有例外,如果统帅足够雄才大略,仍然能逆转局势,可要完全平定南北,那却是难上加难。

而如果由北向南推进的话,南方的水系固然发达,但却绝非没有一处平民,步骑兵作战总是难免,只要战略战术安排妥当,北军更易突破南方的限制。

庾亮虽然莽撞,但却也不是没脑子,之前蔡谟的一番话,他也有考虑,北伐是一定要进行,只是短期内终究很难向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于是准备先往边境线上调派部分兵力,以试探后赵的反应。

339年8月底,毛宝和樊峻被迫进驻长江北岸的邾城。之所以说被迫是因为毛宝知道邾城绝不能碰,然而苦劝庾亮未果,庾亮更是严令二人必须尽快动身,否则军法处置。先前陶侃在世时曾特别叮嘱部将绝不能越过长江而驻扎邾城,因为北岸形势过于复杂,且邾城被长江隔绝,没有援军,很容易就会被敌人攻破。

看似不经意的调动,很快引起了石虎的注意,而且石虎误以为东晋要发动挑衅,于是决定先行出击,任命政府最高行政长官夔安为总司令官,率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位将军,统率五万兵马南下攻击东晋王朝的荆州、扬州的北部边疆,另派两万精兵直取邾城。

强敌压境,兵微将寡的邾城顿时陷入危急,毛宝火速向庾亮求援,但庾亮却认为邾城十分坚固,短期内绝不会被攻陷,竟没有立刻调派援军。

9月,石闵在沔水之南,大破东晋,并斩杀了将军蔡怀。夔安和李农则攻陷了晋军在沔南的军事基地。其余将领也都大获全胜,张貉更是很快就攻陷邾城,杀敌六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