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桓玄以平定司马元显有功为由,自封豫章郡公,以平定殷仲堪和杨佺期有功为由,再封桂阳郡公,原来的南郡公不变。
他一人身兼这么多公爵并没什么益处,实际上只是想借机提升子侄的地位而已,不久便把豫章公转给儿子桓升,把桂阳公转给侄子桓俊。
篡位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司马道子虽没有什么才华,但桓玄越看他越不顺眼,终于派人将其毒死,结束了他39年的昏庸人生。
到了第二年,朝廷内外基本上已经全都打点完了,为了进一步提升威望,一副大义凛然地模样上书请求领军北伐,扫平关中河洛。
但他当然不肯在这节骨眼上北上打仗,接着便以安帝的名义下诏反对。
为了力求真实,桓玄在上疏北伐之后,还装模作样的整理行装,但既不是准备粮秣,更不是动员军队,而是下令建造轻便的快艇,在上面满装绸缎衣服、稀世珍宝和名人书画,时刻做最坏的打算,万一发生不测,立刻跑路。
即使已控制全局,桓玄还是略觉紧张,这种不自信的味道自始至终都伴随其左右,也决定了他终于斗不过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寄奴,性格决定命运岂是随便说说而已的。
实力和名望都已无可复加,殷仲文和卞范之,秘密写妥了加九锡和让位的文告,力劝桓玄尽快夺取政权,并接受安帝的禅让,以免夜长梦多。
桓玄表示同意,于是一切依照顺序进行,先以安帝名义下诏任命桓谦为高级咨询官、开府、主管朝廷机要,王谧为立法院副总立法长、宰相,桓胤为立法院总立法长,桓修为抚军大将军,几天后再下诏擢升桓玄为相国、文武百官总管、封楚王,采邑十个郡,加授九锡,楚国设置丞相以下文武官员。
10月,楚王桓玄上疏请求返回封国,然后接着下了一道拒绝的诏书,把禅让运动搞得风生水起,如火如荼。
一般在改朝换代时都会出现祥瑞和名声很高的隐士,桓玄不想留遗憾,于是先制造谣言说钱塘临平湖的湖水,忽然满盈,江州又下甘露,然后秘密指派官员集体道贺,作为自己接管朝政的祥瑞预兆。
因为东晋江河日下,国内根本没有声名俱佳的隐士,桓玄便动员百官,终于费尽心思查出西晋时期的隐士皇甫谧,有个六世孙皇甫希之,于是派人找到了他,给他薪俸,让他到山中隐居,然后下诏皇甫希之担任档案管理官,同时秘密要求皇甫希之坚决辞让,拒绝就职,再由皇帝下诏表扬皇甫希之的清高志节。
所谓的隐士总算也有了,但世人都知道皇甫希之是个赝品,权当茶余饭后的笑话了。
但桓玄本来就只是做个样子,根本不管这个皇甫希之是个什么货色。
接下来就差临门一脚了,在那之前,桓玄又打算废除钱币,改用谷米和绸缎作为交易工具,还打算恢复肉刑,搞得朝中议论纷纷,法令草案也跟着拟定,可是桓玄并没有明晰的目标,改来改去,最后什么都没施行。
终于到了最后一步。
安帝司马德宗下诏让桓玄使用天子礼仪和乐队,王妃改称王后,世子改称太子,接着卞范之拟就禅让诏书,几天后的11月21日,司马德宗御驾亲登宝殿,王谧把传国玉玺呈献给桓玄,正式传位给楚王。
司马德宗很快就搬出皇城,暂住城外的永安宫,司马家的祭庙和历任皇帝的牌位也都迁往琅邪封国,穆章皇后何法倪,以及琅邪王司马德文,全都迁到宰相府,文武百官则一起到姑孰劝桓玄更进一步,登极称帝。
一切行动都是按照以往的惯例走的,403年12月1日,桓玄在九井山北麓,兴筑高台,12月3日,就在高台上坐上皇帝宝座,改国号为大楚。
35岁的桓玄终于完成了他爹一辈子连想都不敢想的大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