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奇谋,布局,侯爷计(1 / 2)

帅帐内,</P>

五名将领先后赶至,分立沙盘两侧。</P>

左手的司徒啸、宇文剑和慕容武,都较为年轻,三十多岁。</P>

右手是司马烈和东方炎两位老将,年纪均已过半百,须发花白。</P>

但无论是年轻者,还是年长者,俱是身高马大,躯体强健,血气方刚,精气十足,目光锐利。</P>

军中将领,选拔十分严格。</P>

作为边陲之重地,时刻需要外出征战北蛮游牧部族的镇北军,更是如此。</P>

首先,体魄强悍,武技高强,这便是勇。</P>

其次,胸有韬略,运筹帷幄,这便是谋。</P>

最后,除了最基本的有勇有谋外,还要擅御下之法、懂全局之理、掌指挥之事等等。</P>

另外,死忠侯府,是最最基本的前置条件。</P>

当然,造反后,由于急需统帅新卒的将领,条件适当放宽,这才致使出现当初冯安春反叛的意外。</P>

但不管如何,以前的镇北军将领选拔都极度严厉。</P>

满足其中的任何一条,不难,军中有很多。</P>

若全部符合,可想而知,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中万里挑一之良才。</P>

加上眼前五位历经沙场磨炼,且全是与百万蛮族决战存活下来的将领,在此基础上,还得更进一步。</P>

单论武技,他们或许不敌战神吕布。</P>

可若取全才,各自领军于外征战,十个吕奉先也不是其对手。</P>

毕竟,吕布有勇无谋,匹夫也。</P>

上天是公平的,为你打开了一扇悍勇无敌之门,就必关其一扇足智多谋之窗。</P>

“诸位将军何意?”</P>

上首,秦天扫视五人开口询问。</P>

刚刚他已把两条情报信息,一字不漏的如实告知。</P>

同时,详细道出了之前所想的两条战略计策。</P>

其一,没什么可说的,挥军于半途袭击10万援军。</P>

优点,援军一灭,在百万北伐主力到来前,可争取大半个多月的时间。</P>

缺点,5万镇北铁骑,无法对10万援军围而歼之,只能将其击溃消灭绝大部分,肯定会有一些败卒逃进广平,带去援军溃败的消息,仗着镇北军没有大型攻城器械,郡守势必死守待援,最后还是得强攻城池,造成很大伤亡。</P>

其二,做些布局,剑走偏锋,出奇制胜。</P>

优点,全歼援军和守城军,无需攻城,便能少伤甚至无伤拿下广平。</P>

缺点,风险很大,若有一点失误,城外5万镇北军,将会面对广平城内援军加原驻防军,总计15万的防守力量,到时,只有调来老家10万兵马连同5万镇北军硬拼,伤亡必会更加庞大,乃至无法承受。</P>

现在,他给出了两条作战想法,需要征询诸将的意见。</P>

首次经历战场,论见识和阅历,他远不及在场任何一位久经沙场的将领。</P>

“末将以为,扫灭驰援广平的10万援军,最为稳妥。”</P>

首先开口的是老将东方炎。</P>

身侧另一名老将司马烈,也紧跟着点头:“末将附议。”</P>

“末将觉得,侯爷的第二险计值得冒。”司徒啸紧随其后开口。</P>

“不错,我5万镇北军既然已兵临广平城下,敌方援军主将潘龙居然还敢如此冒进,导致10万轻骑相互脱离,分为前后两股,这是取死之道,足以可见此人何等急功近利。”</P>

“末将赞同,利用此人急于建功之心理,侯爷险计定可达成。”</P>

另一边的宇文剑和慕容武也纷纷出言。</P>

形势显而易见。</P>

五位将领都认可了两条作战想法。</P>

但两位老将倾向保守的打法。</P>

而三位年轻将领则较为激进,甘冒奇险。</P>

军中作战方向,若出现分歧,只能由秦侯爷拍板拿定主意。</P>

这本就是作为主帅的职责所在。</P>

不过,秦天也没思考太久,他向来不喜婆婆妈妈优柔寡断犹豫不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