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祖孙,三代,皆英豪(2 / 2)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消灭,才能利用潘龙前去骗开城门。</P>

否则耗时一长,万一被广平城派来的哨骑发现异常禀报回去,必将前功尽弃。</P>

“刘郡守……”</P>

秦天转向站在一侧的刘玄。</P>

对这个人,他心里可谓是相当复杂。</P>

一方面,奉旨守城,拒不投降,让他气到牙痒痒。</P>

另一方面,又心怀侯府,感念镇北军,内心抱有好感。</P>

为此,一而再的劝阻潘龙袭营。</P>

虽然起到的是反效果,破坏了自己偷家的完美计划,但目的是为自己着想。</P>

所以说,刘玄这个人本身也是十分矛盾的。</P>

一来,忠于大乾,忠于陛下。</P>

二来,感恩镇北军的为国付出,不忍被剿灭。</P>

整个人夹在中间,左右为难。</P>

由此可见,这几天来过的是何其煎熬。</P>

“下官在。”</P>

刘玄跨出一步,弯腰拱手。</P>

想了想,他便附身跪在了地上:“下官惭愧,一再劝说潘将军,差点坏了侯爷的大计,请侯爷降罪。”</P>

说这话时,刘玄心里很不是滋味。</P>

劝潘龙,本意是避免镇北军被消灭,也属两全其美。</P>

其一,为了侯爷,感念其恩,属好心之举。</P>

其二,为了陛下,尽忠本分,15万兵马固守城池,可保广平不失。</P>

结果呢?</P>

一番劝说歪打正着,几乎导致镇北军的诱敌之计功亏一篑,有愧于镇北侯。</P>

潘龙也没能劝住,自己反被扣了顶勾结叛逆的帽子,又失了城池,有愧于陛下。</P>

两头不落好。</P>

一想到这里,刘玄的心情简直就如同黄莲,是又苦又涩。</P>

“算了,念在你是为了本侯的情份上,这罪就免了,若你愿意,郡守之位,你还是继续坐吧,但城防你就不必再管了,由本侯的人负责,你只需为本侯治理好广平的民生即可,按照命令,为本侯筹集粮草钱财。”</P>

这是秦天一早就想好的安排。</P>

刘玄在位几十年,没人比他更熟悉广平。</P>

交给他继续治理,十分适合。</P>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军政分离。</P>

战乱年代,同处一城,军治高于政管,所以无需担心这老头朝秦暮女帝。</P>

当然了,其后秦伯也会派遣属于侯府的自己人前来协助以及监督,确保钱粮问题。</P>

“谢侯爷恕罪之恩,下官必当尽心尽力。”</P>

刘玄没有太多犹豫,再次叩首。</P>

神色间,突然没了什么纠结,反之有种如释重负般的轻松解脱之意。</P>

估计是想开了。</P>

陛下和镇北侯,一个是为臣之忠,一个是感念之情。</P>

两者相争,他谁也不想负。</P>

现在好了,只要做好份内治理之事,无需管理城防,等于解决了这个头疼难题。</P>

以后,若是北伐军前来攻打,他就不必纠结于到底是背叛镇北侯,还是背叛陛下。</P>

总之,城池是谁的,他就效忠于谁。</P>

“都下去吧,诸位将军与刘郡守交接好城防事宜,顺便准备今晚的庆功宴,犒劳犒劳将士们,其他事情,明日再论。”</P>

“是,侯爷。”</P>

“喏!!”</P>

刘玄和诸将领命纷纷退下。</P>

但和先前的潘龙一样,刘玄似想起了什么,又停下返身问道:“侯爷,下官也有一事不明。”</P>

“何事?”</P>

“潘将军麾下的10万轻骑兵,如此多的人数,侯爷是如何……如何消灭的?而且还是在一夜之间,自身竟然还未有太大伤亡?”</P>

“破军山。”</P>

秦天简短回了三个字。</P>

“破军山?”</P>

刘玄先是一怔,</P>

很快又瞬息恍然,了然点头。</P>

然后,他屈膝深深一拜,带着极其感触之色道:</P>

“前有初代镇北侯,于破军山峡谷破20万蛮族主力。”</P>

“中有二代镇北侯,于北荒边塞灭百万蛮族联军。”</P>

“后有三代镇北侯,又于破军山险地葬10万王师轻骑。”</P>

“祖孙三代,代代手腕滔天,智慧超凡,皆是千古罕见之英豪。”</P>

“下官佩服!”</P>

“佩服!!”</P>

说完,</P>

刘玄躬身告退。</P>

复杂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南方。</P>

之前他一直在为镇北侯担忧。</P>

现在,反倒开始忐忑那位刚登基没多久的女帝。</P>

陷害诬蔑此等人物叛国……</P>

陛下啊,您这皇位,还坐的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