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 / 2)

哗啦啦的掌声中,许鑫再次起身,欠身鞠躬后,重新落座。

罗铭继续说道:

「许导,今天约您过来,目的就是关于《舌尖上的天朝》纪录片的项目立项相关事宜。

「嗯。」

许鑫点点头

应了一声:

「是我的方案通过了咱们的审核?」

「是的,已经通过了。我们想听听许导您的拍摄思路。」

「好。」

许鑫从包里拿出了那一叠文稿。

但却没打开,而是交给了身后的记录员:

「麻烦帮我复印一下。」

「好的,许导。」

记录员点点头拿着这份文件快步离开。接着许鑫才说道:

「其实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思路很简单,就是以「吃」的行为,探讨我们的文化根源....」

他开始讲述自己的拍摄理念。

虽然整个理念已经在计划书里有了书面描述,但有些东西还是通过本人来口述显得更清晰一些。

也方便大家提问。

许鑫这段陈述,做了大概0分钟左右。

核心观点总结出来,其实就是许鑫最后这一段话:

「整个纪录片的目的,就是展现天朝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我的陈述完毕,谢谢各位。」

当以这句话作为总结,结束陈述时,今天在场的所有人眼睛已经彻底亮了起来。

这个立意....

好啊。

虽然乍一听这句话有点八股文的意思。

但重形又重意。

整个纪录片的那种思想境界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罗铭的眼里此时此刻充斥的情绪里,惊讶占据了绝大部分。

看着落座的许鑫,想了想,问道:

「那许导打算怎么展露出来这些价值观呢?」

「每一集,一个核心。」

许鑫放下了茶杯,不紧不慢地说道:

「比如我在《时间》的分集创作时,我的灵感就是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家乡的味道,是每一个出门在外的游子魂牵梦绕的思念,与辨别身处环境的味觉密码。也是他们对于故乡寄托情感最重要的慰藉。

所谓「食色性也」,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所有人都离不开「吃」,而通过「吃」这条纽带,我们可以看到农人是如何生产作物,料理人如何制作、食客如何品尝......这一整条的闭环过程,是我们国家千百年生息繁衍、迁徙生存的最佳体现。

农家菜,乡土菜,潮流菜,客家菜......我们的菜系,厨师的帮派,甚至南北食客对于同一

食物不同的味觉追寻,这些都是把我们整个国家的人.....」

说到这里时,他做出了一个双手互相抓握挤压的动作:

「汇聚到一起的过程。这是整个《舌尖》创作的核心思路。我们想给大家在表层现象中展现出来不同地区的食物风味。

让一些眼界窄一些的人意识到......原来脱离自己熟悉的生存土壤之外,我们还有那么多可以让他产生大快朵颐冲动的美食。

但在内里层面,我们是通过「吃」来海纳百川,融合民族、国家、文明的千百年历史繁衍。

「那故事的主题趋向呢?是直白的食物说明?还是......」

另外一个人问道。

「不,就是记录普通人的故事。」

「许导亲自去拍?」

「当然不是......咱们国家这么大,不说多吧,就按照时令来拍,那少说也得三五年的时间。我倒是可以......问问题是咱们也不能可着我一只羊往死里薅吧?」

「哈哈哈,那肯定不能。」

一个玩笑让整个会议室里的氛围变得相当轻松。

「我听说......咱们这次不是打算外聘摄制组幺?

对吧?」

听到他的话,罗铭点点头:

「没错。这次我们都是统一向外部征集预案,拍摄团队的话也是采取「项目制」,总预算项目、人员、食宿、的标准都是采取竞标

统一由台里把控,但拍摄进度是由项目团队进行。」

言外之意,在「大框架」的基础上,拍摄环节不受体制内制约,要自由一些。

当然了,这个自由也是相对的。

最后的节目内容,还是由他们自己管控。

「那就是了。如果这部纪录片要进行拍摄,那么我组建团队后担当导演的同时,会分别指派团队内的分集导演拿着提前做好的项目资料去拍摄。拍摄后再由我自己来把控。」

许鑫这话也合理。

毕竟这部美食纪录片许鑫的思路是按照时令来拍,那么有些东西可能在特定季节拍完南方,北方那边就已经错过了。

接着,会议室里的人就团队组建,以及纪录片内一些职位的细化做了些说明后,开始进

入纪录片的重头戏。

也就是预算。

这种以年而记得纪录片,人吃马嚼可是一笔大进项。

许鑫的设想里,他要做六集到七集的纪录片,至少每一集的预算,是在一百万左右。

乍一听有些荒唐。

这又不是电影,又没什么明星片酬之类的,怎么可能那么多?

可实际上......拍电影,拍纪录片就是这么花钱。

首先是人工。

外聘的导演可不是体制内的导演,拿死工资,一个月干与不干都是那些钱。

首先导演要考虑到劳务费问题。

导演、摄影、剧务等等,这些人是一笔费用。

出差住什么酒店,租什么车,又是一笔费用。

最关键的还有器材呢。这次是项目制,央视只出钱,一应费用设备什么的都是中标的纪录片导演自行组建。

还包括配乐、剪辑、包装、后期等等。一系列的环节,都是钱堆起来的。

而且是定下了日程,加入了团队后就要开始计算。

在许鑫采用的这种分包团队的模式下,每一集的导演团队,包括一些职业顾问在内,说是1到0人。

这些人就按照一个人一个月五千块钱的工资",那一个月还十万呢。

要是拍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万。

所以,他给出的一集「100万」的预算,已经是考虑到这是公家项目,不属于私人投资的压缩极限了。

说白了,有奥运会的提前量,对于「公家」给批的款子多少,许鑫心里有数。

结果.....

当听到他的报价时,在场的这些人包括罗铭在内,都露出了无语的模样。

「许导,因为马上咱们就是合作伙伴了,所以我们也和你不说假话。实话就是,七集,一集一百万,一共七百万的制作费用我们给不了那么多。

「......「

许鑫嘴角一抽。

「这还多?bbc那些纪录片,每一部都是千方打底的。这七集的纪录片,每一集按照预想的时长应该在0分钟左右,七百万已经是低到不能再低的预算了。」

他原本心里对于一集一百万已经觉得低到不能再低了。

可怎么听这意思.还要往下压?

而听到他这话罗铭微微摇头:

「咱们才刚起步和bbc那种大台肯定是比不了的。

「.....那咱们的预算是?」

「一集在六十五万左右。」

「6......六七四十二,五七三十五.....四百五十万!????」

许鑫瞬间就懵了。

人家都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你们把我当啥了?

别说巧妇了......

你们是把我当什么哆啦a梦了幺?

往鸡肚子里喂泥巴

还让鸡给你们拉出来个金蛋???

和你们一比,奥组委都算大方的!他满眼的荒唐。

而罗铭也知道这要求确实有点.......太强人所难了。

但还是解释道:

「许导,不是我们小气,而是台里的总预算有限。实不相瞒,我们同期看中的项目,有五个。而这次的项目制外包竞标纪录片的总预算,只有一千五百万。许导,《舌尖》已经占用了我们今年全项目的三分之一预算了......」

言下之意:我们诚意真的给的很满了。而他说完,旁边一个中年人也点点头:

「没错的,许导。咱们讲究的也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先单点试验,实践总结经验,然后再大规模推广。这第一把火,我们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下把它烧得旺才行。」

「....哈。」

许鑫忍不住苦笑了一声:

「各位领导啊.....那你们知道幺?我说的一集一百万,还是没算我个人的劳务费的基础上,单集的制作费用。」

「......「

「......「

一屋子人又不说话了。

他们能说啥?

钱就这么多,大家第一年弄,摸着石头过河,钱本来就不多。

要是再考虑到你的劳务费.....那这制作费用搞不好直接过千万了。

其他片子不就拍不成了?但许鑫说的也是实话。

《舌尖》他其实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甚至一开始都没考虑过赚钱。

他是打算拿个星光奖,然后等研究生毕业留校后,顺理成章地把从奥运会开始,到世博会等等这些资源合理的开始在自己身上转化,化作自己向上的养料。

资历这玩意太重要了。

不需要的人狗屁没用。但需要的人是求爷爷告奶奶都想得到。

他不走这条路还好,那就老老实实当导演赚票房。

可既然决定走这条路了,那有的时候就是

「白干也得干」。这叫啥?这叫识大体。

踏实肯干识大体,具有对集体的奉献精神。

是一种相当相当美好并且重要至极的品德。

可问题是.....

我都不要钱了,白打工。你总不能还让我倒贴钱吧?一集六十万的预算?

我上哪给你找这么一帮子牛鬼蛇神去....想了想,他说道:

「我的劳务费可以不谈.......但......罗组长,你们再加点,行不行?一集一百万,你打听打听去,真的是白菜价了!」

「许导,我们已经给你考虑了四百五十万!五部纪录片啊!一共才一千五百万的预算!」

「不行......尔再加点.....四百五十万跟零是一样的。

「.....器材我们可以为你提供,行不行?」

原本好好的志存高远,为探究天朝深耕文明而展开的纪录片立项会议,就这么几句话的功夫,忽然变成了菜

市场的讨价还价。

一下子逼格就降了下来。可两边也都没办法。

一边是四百五十万四舍五入约等于零给了还不如不给。

一边是已经拿出了三分之一的预算,可怜巴巴地捧到你面前告诉你:有困难就克服困难,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克服。

两边谁也拿谁没办法,这场本来愉快的讨论就这么变成了难舍难分的拉锯战。

也是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