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里一个半大少年看着蒸笼上的馒头眼睛亮晶晶的,他实在是太饿了,他的家里就剩下阿奶和他了,县衙的粥棚和几个稠粥棚他们根本就挤不进去,其他的他们又吃不饱。</P>
看着一群人都挤在那几个粥棚下,他扶着阿奶加快脚步排在了队伍后,看着排在前面的十来个人他高兴坏了,今天怎么也能吃个半饱。</P>
平安等人见灾民陆续过来排队,将准备好的口罩拿出来分发了下去,一行人带着口罩的样子实在是有些怪异,四周的人都好奇的看了过来。</P>
男人们还好,陈静姝和杨兰二人都不好意思的红了脸,只是口罩遮住了一半的脸,谁都没有注意到。</P>
罗兴和护卫队的三人负责两处的秩序,虽然这处的人越来越多但却没有出现欺凌弱小混乱的状态。</P>
不到一炷香时间,馒头和姜汤都好了,人们有序的排着队领到馒头的人都热泪盈眶。馒头每一个都有成人拳头大小,女人孩子们一个就能饱腹,就是汉子也能混个半饱,更何况这里掺了一半的豆渣更是容易饱腹。</P>
排在队伍前面的大部分都是老弱或是家里男丁不丰的,所以领到这么大的馒头心情可想而知。</P>
郑县令过来微服巡视时就见到了这一番盛况,排队领粥最热闹的地方不是县衙的粥棚而是最后的两家,他走过去一看招子更是挑了挑眉。</P>
他对这个南山食铺可是熟悉的很,义父对这个食铺的东家可是赞不绝口,还有…</P>
郑县令带着师爷悄悄走了过去,罗兴是认识郑县令的,刚要上去见礼就被师爷摆摆手阻止了。</P>
平安见过来的二人只当又是谁家的管事,点了点头就去忙其他的了。郑县令看着给灾民分发馒头的石头好奇的问道:</P>
“小伙子,这是什么做的馒头,看着和平时的不太一样。”</P>
石头没有多想,“这是我娘带着私塾里的学子们一起做的,里面用的是我们坊里的豆渣,之所以看着不一样,是因为这是我娘的独家手艺,我娘说了,这样做出的馒头暄软,老人孩子都咽的下。”</P>
郑县令看着满眼溢着骄傲的石头,由心夸奖了一句,“你娘真是好灵巧的心思,想的也周到。”</P>
石头见二人态度真诚,面相忠厚,不由说道:“我娘自是心最善的,怕这些人生病还特意熬好了姜汤呢。”</P>
还不待郑县令接话,排队的灾民们就七嘴八舌的夸奖起来,直夸的石头都有些不好意思。</P>
“我娘说了,我们不能辜负县令赏给我们村的仁义匾额,所以大家伙儿最该感谢的还是咱们郑县令,嘿嘿…”</P>
郑县令看着嘿嘿傻笑的石头,不由好笑的摇了摇头,他若不是确定这小子不认识自己,还以为他在拍马屁呢。</P>
“那你们为何脸上戴着一块布。”郑县令隐隐明白又不甚明了的好奇问道。</P>
石头没急着回答,把手上的活交给长寿这才带着两人走远些说道:“我娘说怕这些灾民染了病再传染给我们,所以备了一些口罩,没看见那里在施姜汤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