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确定,那就是一把G36自动步枪。
虽说他对于枪械的认识确实有限,但作为在汉斯生活了十来年的人,如果说不认识居住国的现役步枪,那就丢大人了。
“嘿,这有一把……”陆舒将那把G36的背带解开,从士兵尸体上拿下,递给了在旁边警戒的别列津。
“G36……汉斯人的特种部队也在这里?”别列津一把接过G36,念出了手中步枪的名称,向陆舒反问道。
“不知道,我觉得不是特种部队,看他的模样,应该是个雇佣兵。”陆舒本能的答道。
身上背着G36的,应该是汉斯人了,而这个汉斯人,应该是个雇佣兵,他也只能是个雇佣兵。
只有雇佣兵,甚至西方雇佣兵,才会给自己装备手枪,这是陆舒长久以来在立柏亚打仗打出的经验。
这不仅仅是作战与训练思路的不同,同时也是基于成本的考虑。
西方国家因为长期面临着本土城市反恐战斗、海外占领区治安战斗,故而在西方军人的作战生涯当中,他们面临的大多数作战情况,都是发生在城市甚至村庄的。
加之他们整体有更强的综合国力,更长的训练期限,也能为军队提供更全面的后勤保障,因此开设专门的手枪训练项目,也就极有必要。
但黑洲的民兵和职业军人,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相比于付出更多的训练成本、付出更高的后勤代价,来让士兵携带一把手枪,他们更情愿让自家士兵多携带一个步枪弹匣。
所以在这里,士兵身上的装备十分简单,手枪很难见到,防弹衣和防弹头盔也是给精锐使用的,夜视仪也不会全员装备。
大多数情况下,民兵身上有一身军装,手里有一把步枪,五六个弹匣,就是标配了。
既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又能减少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伤亡……那不是他们会考虑的。
但是,毛子们肯定得考虑伤亡。
别列津扫视了一眼自己的队伍,看着那名丧失行动能力的信号旗,果断下达了撤退命令。
“三组将步枪交给一组携带,然后……你们俩负责抬伤员,所有人保持警戒,后队改前队,我们撤离目标建筑。”
“老头,你在吗?”
别列津又向彼得罗夫喊了一声。
没过多久,陆舒也从耳机里听到了彼得罗夫的回应声。
“我还在,你们还好吗?”,彼得罗夫严肃道,“我刚才听见你们那边枪声密集,但没有支援请求,我就没有出声。”
“还好……有一人受伤,其他人受了失能武器影响,我们状态不好,现在正在往撤离点回退,让卡尔宾斯基在机舱里准备好处理外伤的药品,我们很快就到楼下,预计到达时间五分钟,请提供火力掩护!”
“收到,预计时间五分钟。”
现在,经过了这一番对话,陆舒可算是明白那位留守在飞机上的人,到底有什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