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到了十二月十五六号,李之重和父亲有事没事让收音机开着。
锁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尤其是新闻类的,总要自觉不自觉听听说啥。
马玉仁有点烦,一来听不懂二来没兴趣。
最烦人的是费电,意味着很快就要换电池了,又得花钱。
新闻一般是早八点和晚七点开始,每次二十多分钟。
内容为两个版块儿,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和现在差不多,领导人的日常,但时效性很差。
可能几天前甚至十几天前发生的事情,不能暴露领导人的行程。
关于这个年代新闻的时效性,李之重深有体会。
前世八十年代中后期,李之重读高中时。
每天早上到校路上,听旗里(县)广播电台新闻。
从五月份的“善岱公社小麦长势喜人”。
一直听到七月下旬,还是“善岱公社小麦长势喜人”。
喜人就喜人吧,你不能说两月吧。
李之重马上要放假回家收割小麦了。
不过等开学就没有了,甚至让李之重有些失落。
不过还好,又换成了“大岱公社秋粮丰收”,这样好了,永不过时。
国际新闻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的一些事情。
再有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最近几天的新闻有些特别。
新闻简评中有意无意抛出一些话题,且又欲言又止。
有点启发民众的感觉,就连李德财这样的地道农民,都感到有些异样。
不像原来那种告知式的宣讲,搞的人云山雾罩的,不明就里。
1978年12月18日早新闻。
只说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如期举行。
会议截止22日结束。
会议内容一概没有,参加人员不详。
中间几天也只说代表们热烈讨论,积极建言,但具体内容还是不太明确。
1978年12月22日晚八点新闻。
新闻主播强调今天新闻内容很重要,而且很长,希望大家认真收听。
李之重和父亲坐在炕上,收音机也被搬到了炕上。
马玉仁今天晚上没踩缝纫机,因为缝纫机一动,家里啥也听不清。
李德财让她休息休息,串门刚走。
今天停电,煤油灯散发着暖暖的黄光,就是那一缕黑烟有些碍眼。
茶壶在炉子上咕咚着,水开了刚灌起,续水再烧。
炭火光从炉圈缝里射到屋顶上,一闪一闪的。
父子俩一人一碗开水,虔诚地听着播音员的每一句话。
李之重趴在炕上,铅笔在横格本上飞快记录着一些他认为有用的内容。
当然他也知道,明天早上的《人民日报》肯定会全文刊发,就是一种习惯吧。
会议内容大抵归为几点。
一是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是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三是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会议意义有几点。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他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