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杀猪(二)(1 / 2)

“六叔,咋剔呀?”李拴住问旁边忙乎的李德财。

“肉大点。”李德财回应道。

“奥,”李拴住答应着。

一般人家骨头要求剔的越干净越好。

不过对好吃的有条件的,都让骨头多带肉。

李拴住在褪猪案上熟练地把整扇猪肉和骨头分离开来。

又把猪脖子的四五斤肉单独剌了下来。

这块儿肉叫槽头肉,富含淋巴结,算是肉中能吃的最次的一块儿。

这是为中午烩菜准备的,反正人多,一顿了事。

杀猪不是免费的。

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要给杀猪匠一方肉,二斤左右。

作为一姓家人,应该是免了。

猪腰子本地人不会收拾,膻味儿极重,也由杀猪匠带回去烤着吃。

再有就是猪括约肌,就是红肠最后一段,杀猪匠也会切除扔掉。

本地人称之为“diadu”。

有句俗语叫“肉缺了,diadu也上菜了。”

喻人是垃圾级的,是肉却没有肉价值,凑数都不够标准。

李德财在李来勇帮助下,把两扇猪肉吊在中间没收拾的那屋梁上,等着猪肉挺硬。

农村杀猪日期的选择,一般是考量的最多的是天。

最起码当天杀猪,第二天能冻得硬邦邦的才行,村民称之为挺肉。

要是不能,担心放不住坏掉,那就损失大了。

现如今天气还是很冷,不像后世,腊月寒冬居然挺不了肉。

猪头和四蹄也吊在了梁上,是防老鼠的。

“二哥,啥是米猪肉?”李之重问蹲在檐台上抽烟的李拴住。

“米猪肉里有黄豆大小不等的水泡,有白的,有黄的,就像是肉里头夹着米粒,人们就叫下个米猪肉。”

“其实这个家伙里头有虫子了,吃上传染人了。”李拴住回答道。

“城里人金贵,说是杀出来的都埋了,村里头哪舍得,都吃了。”接着又举了两家今年杀出来的米猪。

让李之重听的直犯恶心。

十点多,徐荣昌(李凤凤女婿)领着儿子来了,院子里更热闹了。

李小拴、李小凤和小伙伴领着小外甥踢着猪尿泡跑来跑去,一片傻乎乎的笑声传来。

李二凤不一会儿也来了。

十一点多,马耀宗和马耀祖掐着点儿来了。

李凤凤下班后领着女儿也来了,杀头猪成了家庭聚会。

李之重姥姥没好意思来,不过饭菜出锅后肯定要先送一碗过去。

午饭是窝头大烩菜。

首先把四斤多朝头肉切成宽三公分厚半公分的片状,入锅爆炒。

炼出两成油左右,加入鸡蛋大小的土豆块儿,一起翻炒。

加水加盐加调料,待锅开二十分钟。

放入切好的酸白菜,在酸菜上码放一层豆腐,豆腐上再撒花椒面和自制酱面儿。

满满一大七烧锅,炖煮四五十分钟后,装好窝头的笼屉上锅盖严实,再蒸十五分钟,起锅加入葱花将菜拌匀,开吃。

男人们早已上炕了,一盘花生米,一盘咸菜,先盛了一碗半生不熟的烩菜,喝了起来。

兴致很高的马耀祖和李拴住划起了拳。

你来我往,快速的比划着手指,大声喊着“三星照哇,五魁首哇,全来到哇”。

由于是差辈儿的,“哥俩好”是绝对不能喊出来的。

一来认为辈儿低的没教养,二来会被听见的人笑话死的。

所以这时的开拳只能喊“甥舅俩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