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最基本的信任之后,只要杨默等人在资源范围内,对b端的需求信息进行统计,一旦发现可以达到最基本的规模效应,立即可以通过那一千多个网点的店主发布收购信息,只要将这些山野菜的照片和收购价格往小卖部的门口一贴,然后在村里的铁喇叭上一喊,村民们自然会在农活之余,跑到山上去刨点野菜过来卖……甚至不乏有全家出动,天还没亮就开始上山的。
别看一斤新鲜的山野菜就只能卖个两三块钱,甚至部分种类只能卖个几毛钱,但对于以豫西南为代表的欠发达农村地区而言,这已经是笔非常不错的收入了;
而店主在项目方计入脱水损耗,以及主动适当加价收购后赚的那几十块甚至是十几块钱,也足以让他不遗余力地挨家挨户地给同村那些农户们唠嗑个遍。
还是那句话,中原部分地区农村的贫穷程度,有些时候甚至能突破你的想象空间。
什么?
你看不出来这种方式到底强在哪里了,跟以前的下乡收购不是一码事么?
拜托,前面说过,杨默所在的项目方有一支高频次往返于各村的车队,基本上每一天都必须要完成各村的货物配送和收购折返任务……这就是最大的区别,也是最大的价值所在。
要知道,许多食品加工厂对于野菜类的新鲜程度和品质是有要求的,一旦野菜的采购环节耗时过长,造成了脱水、老化甚至是腐败的状况,那就没法用了,最起码价值会大打折扣。
这就是以前为什么那些食品厂在山野菜这一块始终没能做起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达标原料的综合采购成本太高,损耗太严重,而专门构筑这么一支庞大的物流车队又太不划算。
除了山野菜之外,诸如土鸡、鸡蛋、大鹅、土猪、香椿之类的产品,几乎都能采用相同的操作模式,而凭借着这个o2o平台的衍生价值以及项目公司的那十几个股东,杨默等人也完全有能力对接各种省内外的相关渠道来实现规模效应。
可以说,虽然仅在2015年开放了不到7个月的“采购+资源调配”业务,但成果是极为喜人的。
杨默所在的项目方靠着这一类业务赚了800多万的居间费……这只是小钱;
关键是,豫西南那个人口大县的600多个自然村里,有超过一半因为这项业务户均收入增长了710元钱,其余村落的户均收入增长也逼近了500大关……别以为这个数字很低,参与过极贫地区扶贫工作的同学都知道,这已经是个非常令人欢欣鼓舞的成果了。
正当开了项目总结会后的杨默等人深受鼓舞,正打算以此为契机,扩大业务范围,深化中原三省b\/c的资源衔接,进一步对接城-村合作业务,将豫西南某人口大县的这群鱼儿养肥的时候……
项目被叫停了。
被叫停的原因无非两点:
1、项目初期的1.5个亿资金已经烧光。
2、基于某些考虑,作为一个返投项目,某Gp机构并不打算继续追加资金,甚至以后不会介入到这种农村基层的平台项目中来。
第一条很好理解,o2o是个比电商更加烧钱的项目,不管是仓储、物流、终端渠道设备添置、甚至是业务对接洽谈,都要比纯电商的费用更加高昂,资金流的使用也更加死板,项目初期很难做出什么有效的腾挪,那钱自然是用一分少一分,不存在拆东墙补西墙这么一说。
第二条嘛,则是很有深意了。
虽然某Gp机构的说法是项目管理混乱,内部人员存在着大量违规操作,因此不看好项目的未来,故而不予追加投资。
诚然,项目的初期,钻机制漏洞,胡报损耗,吃空饷,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的人员着实不少,甚至连那些股东的屁股也不算干净;
但问题是……
这都快成定例了,其它项目这种情况难道就少了?怎么不见公司停止追加其余项目的资金?
当初杨默为了此事,很是跟公司闹了一阵不愉快,不过胳膊拗不过大腿,这个已经马上就要跑通模式,最多还有大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项目最终还是黯然落幕。
之后的半年时间,杨默一直想不通这个项目被叫停的关键。
直到某一天,他在年终会议上见到了公司所有的项目参股名单,这才忽然反应过来……
项目的被叫停时间,是2015年的9月,这个时间点的猫腻,太意味深长了。
………………
虽然上一辈子那个豫西南的项目最终落幕了,但杨默从来都不认为那个项目是失败的;
因此,重生之后,被这具年轻的身体带的有些感性的他,决定重新实践那个项目……当然,两个时代的具体情况完全不一样,他自然不可能完全照搬上辈子的经验。
但无妨,模式这种东西,只要底层逻辑能跑通就行了,具体的执行和细节嘛,无非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的量身定做,外加见招拆招罢了。
这不是他不甘接受上一辈子那场非战之罪的失败,而是……
不知如何,他忽然很想给眼前的赵老汉,以及跟赵老汉一般,当初那数以千百计徒步驰援的人们,一个可能走得通的希望。
……………………
“啥?”
“后生你打算在每所希望小学旁边建一个既卖货又收货的小商店,产品和单子你们单位提供……然后让我来做那个店老板?”
赵老汉有些哆嗦地看着眼前的杨默,似乎难以置信这么一件天大的好事就落在了自己头上。
有些憨态的杨默笑着摇了摇头:“叔,不是店老板,是项目中转人……除了卖货之外,那些收货、下订单的事情,都得经过你的手才成,你也得担起做村里其他人的思想工作才成。”
“除此之外,咱村里的物资产出类目,特产、特别技艺等信息的统计,以及村里这所希望小学的建设用工人选,那一百所学校以后的三餐所需食材和耗材的竞标,您都得扛起来!”
由于争取到了政策,这一百所希望小学所产生的一切花销,在杨默的要求下,都是要尽可能“内部消化”的,因此光学校以后的衣食住学方面的物资,就是一个非常不容小觑的蛋糕……齐鲁人多,农村的孩子更多,一百所希望小学加起来,起码也有四五万学生的数目。
况且,在这个大伙连饭都没怎么吃得饱的年代,杨默不但要求给这些学生一年四套校服,一日三餐里必须要有两个鸡蛋外加一瓶牛奶,你敢信?
至于说为什么会在希望小学旁边开一个小商店……
你只需要知道,像这种不收任何费用,条件还好的一批的公益学校,四里八乡哪怕是爬,也会把自家的孩子送过来……当然,这世道并不算安稳,因此那些离得有些远的村子大概率会组建一支护送队,每天把村里的孩子送过来。
送过来的时候,虽然在小商店里消费的可能性并不是很高……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看到小商店外面那块黑板上写的内容就可以了。
杨默相信,只要操作得当,最多只要两三个月的时间,那些建了希望小学的村子,就会成为另一个不输于乡街的集散地。
………………
看着凌乱到怀疑人生的赵老汉,杨默笑了笑,扭过头来看着一旁的村主任:“主任,今天既然把话说开了,那不妨我也把我的要求说出来。”
同样深陷呆滞状态的村主任闻言立马打气精神,狠狠点了点头:“杨科长,你有啥要求,尽管说!”
杨默眼神有些认真:“既然我们已经指定赵叔为项目中转人,那我希望你们务必尊重他的身份……不管是项目承接,还是人手选定,都以赵叔的意愿为主,你们不得加以干涉!”
村主任表情顿时苦了下来,有些为难地看着杨默,挠了挠头:“可是杨科长,赵老汉他虽然人挺实诚,但他没什么文化,我怕……”
杨默斜了他一眼:“这我不管,我只认赵叔一人……事实上,不止是你们三关庙村,所有要建希望小学的村子,我们单位都只认项目中转人!”
村主任咂了砸嘴:“可是,就跟杨科长之前说的,这中间牵扯到那么多事情,由村委这边帮衬着分担一点,会不会更合适些?”
这时候赵老汉也回过神来了,连忙劝说道:“是啊,后生,你们要做的事情这么多,老汉我可一点都整不来,还是让村里面来挑头吧,我打个下手就成。”
杨默摇了摇头,语气不容置疑:“不行!要么答应我的条件,要么这个小学就别建了!”
看着被自己有些唬到了的二人,杨默淡淡地看了村主任一眼:“别怪我说话直……别说三关庙村我今天只是第一次来,就算以后天天来,这七百多号人里面,我也只认赵叔一个……其余人,我信不过!”
赵老汉瞅了瞅脸色有些难堪的村主任一眼,嘴巴蠕了蠕,要想帮衬着说点啥,但瞥见杨默那不自觉迸发出来的官威,却又忽然不敢说什么了。
杨默见状,赶紧收了自己的脸色,哈哈一笑,然后跟赵老汉碰了碰杯子:“叔,我说话是不中听了些,但这也却是是我们的底线。”
“还记得之前我跟你说的不,如果在自己的能力所及范围内,连好人没有好报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我们单位干嘛大老远地跑过来?真当我们单位有钱没地方花啊!”
说着,杨默笑眯眯地喝了一口酒:“再说了,要是这么点事都不放给你这位大工程,那这所小学也真的没脸建了……要知道,我们单位给相关部门的备案上,这所希望小学的名字,就叫做【赵老蔫希望小学呢】!”
!!!
什、什么!?
这所希望小学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
第一次遭遇这种事的赵老汉,顿时手足无措起来,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位宛如真正后辈一般满脸恭敬而真诚杨默,。
莪赵老汉……
也有资格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名字了?
不知道为什么,已经年过五十的他,忽然有种想要哭出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