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非贤即奸(2)(1 / 2)

九十年代曾经有过一批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这些人的发家史和人生轨迹,比YY小说里的主角还要夸张。

而在这些人里面,最被大众所熟知的,除了史巨人之外,大约便是那位曾经用罐头换飞机的牟老板了……而且这件经典案例也极大地激发了国内倒爷们的热情,整个九十年初中期,怀揣着致富梦想,呼啸着奔赴东北边境的倒爷们甚至比八十年代还要壮观。

但实际上,如果你认真研究过这位牟老板罐头换飞机的全过程,就会发现这个经典案例本身就存在着诸多耐人寻味之处:

1、这位牟老板是巴蜀万县人,锅炉工出身的他爱好阅读马哲毛选,满腔热血,热爱时事和演讲,早在70年代便在当地的青年中拥有了相当的声望,甚至与人合作写下了《中国向何处去》的万字热血文,然后进去裁缝机了(虽然说后来合撰者说这篇文章基本都是他写的,牟老板只是署名而已,但此事依旧存疑)。

2、1984年,刚刚完成二进宫的牟老板出来后,依旧想要创业,于是在上级协调下,万县市农业银行给了他10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额度——你要知道那是八十年代中期,虽然当时银行巴不得你贷款,但1000万的额度就当时的购买力而言,是不是有些太过于夸张了些?

3、罐头换飞机这件事,据说是他在1989年年末的时候,从万县到帝都的火车上认识了一个河南人,从对方口中知道毛熊国准备出售一批图154飞机,这才起了心思的。

嗯……

这很值得人回味,1989年的毛熊国虽然遭遇了巨大的经济困境,但国内的整体情况毕竟跟1991年还是有不小区别的,如果是一般倒爷的话,接触到诸如轻型装备之类的出售信息,或许并不奇怪,但重型装备这一类的东西,人家是有专门渠道的,就算是想要扩增渠道,那也绝对是有门槛的。

换句话来说,以当时的治安环境,有这个资格知晓这则出售信息的人,会不会选择坐火车硬座暂时不讨论,

即便是因为一些原因选择坐硬座,你觉得他当着满车厢的人,口无遮拦地把这种事情说给一个推销竹编和藤器的陌生小商人听……有多少的合理性?

4、牟老板是找上刚刚成立的川航,拿那4架图154当由头谈合作,并最终签下了备忘录的,而这次合作,川航也报批了上级,得到了上级单位的批准。

做过生意的同学都知道,像川航这种单位,即便是刚刚成立,却也不是你随便说个什么由头便能跟人家的领导直接见面谈合作的……况且前文说过,此时国内的骗子多的很,假借农民兄弟的名义发函给国企骗设备的行为也只不过是小儿科而已,对方在对你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真的会这么容易跟你达成合作,并且开始走正式流程么?

当然,如果这其中有个有份量的“牵线人”,那一切就说的通了。

5、牟老板是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差,拿800多车皮包括罐头和食品在内的轻工业品跟毛熊国换的那4架飞机。

虽然涉及到的生产企业数目不详,但800多张车皮的货物是什么概念!?

更重要的是,这800多张车皮的货物,不是仅仅来自于万县,也不仅仅是来自巴蜀,而是来自数个省份!

即便是按照牟老板每交付一架就承兑一批货物的做法,每一批需要发出去的货物也高达200多张车皮。

但凡是涉及过外贸的同学应该都很清楚,这么多跨区域的货物,这中间涉及到的各种对接和申报,以及在一个星期内把200多车皮的货物发出去所需要的调度工作,足以令一家中小型的货代公司全员崩溃。

专业的货代公司都如此了,以前从未干过这活计的牟老板和他手底下仅有的那三两只小猫,本事真的大到了这个程度?

更何况,不出意外的话,这些货物应该大多出自地方国企,毕竟当下的罐头厂十之七八都是国营企业。以当时的时代背景,一个小小的民营企业竟然能靠着空手套白狼的手段,完美地整合那么多国企的资源,并且让他们听从调度……

嗯,不得不说,这的确很神奇。

………………

总之,罐头换飞机这个案例中值得令人玩味的细节还有很多,甚至如果你愿意去研究牟老板这个人后面的种种主张和行动的话,很容易就能推敲出一些不方便写出来的东西(顺便说一句,某些电影经常拿牟老板的“给喜马拉雅山开个洞”来当成调侃素材,其实是非常不当的;牟老板的许多在当时听起来惊世骇俗的大计划,其实非常具有前瞻性,也压根底不像一个普通商人该具有的视角,所以有些事回过头来看,才愈发令人觉得意味深长。)。

但整体而言,杨默更倾向于这是一场为了破局而组织的半官方行动。

就如同他刚才跟宋友龙强调的,经济的本质是流通,商业的本质也是不过就是交换而已;只要能确保在各取所需的情况下保持商品的流通性和价值的循环,这个过程到底是不是用货币结算,其实并不重要。

因此,他才会提出这个五十亿规模的“轻重工业品互换计划”。

毛熊国紧缺以轻工业品为主的各种民生物资,而此时的华夏缺乏相对先进的部分重工业设备和技术,因此在双方经济情况都不是非常理想的情况下进行需求互换,绝对是互利互惠的做法,而且华夏绝对是占便宜的那一方,这其中的原由,地球人都知道。

至于你说为什么杨默会闲得蛋疼似的忽然提出这么一个计划,甚至还丧心病狂地把商品交换规模提升到50亿\/年这种夸张的级别?

原因很简单,这个计划其实并不需要他付出多少成本,但如果这个计划得以推行,他才是那个得到最大好处的人:

1、以成衣、被子、手套、帽子、袜子等为主的棉纺织品,对于毛熊国而言是刚需产品,而且由于气候的原因,出口到那边的棉纺织品更加厚实、消耗原棉量更大,价格也更贵。

大量的原棉消耗,可以有效助推孤岛二号项目的落地;而孤岛二号项目一旦在德州真的落地了,那么穆思远在东营指挥部那边的话语权就会立即攀升一个层级,而杨默也能通过大华公司这个中转站,源源不断地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2、德州是老工业区,产业惯性在那放着,而像这种老工业区要想彻底走出泥潭,那就必然需要大力推动工业技术和设备的升级。

在这一块,毛熊国在当下而言是具有相对的技术优势的,尤其是冶金、发动机、电子设备、芯片、软件、系统工程这一块,更是国内眼馋无比的好东西。

你没听错,毛熊国的这些东西都是真正的好东西。

一个不算冷门的知识,毛熊国在趴下之前,不但可以海量出口半导体,还已经研发出32位的55万个以上晶体管的EI-90超标量芯片,其电子工业的技术水平,与阿美莉卡仅差一个摩尔定律周期,也就是18个月;而他的软件水平其实甚至要比阿美莉卡还要高一线(你拿84年推出的俄罗斯方块跟90年代初期的欧美游戏对比一下,就感觉出来了。)

简单来讲,此时的毛熊国其实工业技术已经开始超越阿美莉卡,工业整合能力更是吊打全球,尤其是系统工程这一块,更是公认的全世界之巅;

后来华夏的工业水平之所以能那么快地提升起来,从那边学习吸收到的系统工程技术,绝对是最大的功臣之一。

毛熊国那边的情况现在大家都清楚,只要能在这个轻重工业品互换计划中顺利地引进一些对dZ市工业升级有帮助的设备和技术,那么带来的好处,简直傻子都能看出来。

因此,如果东营指挥部以大华公司的名义牵头,私底下动员德州主管单位参与这个计划的话,德州主管单位绝对不会吝啬于充当第二中转平台,依靠朝廷的转移支付来吞下这些引进的设备和技术(五十亿规模的交换计划,单凭北方贸易线原本的那个中转平台,显然是没办法全部吃下的,这超出了对方的资金结算能力,因此寻找第二中转平台乃是必然的事情)。

不但如此,他们承杨默这个人情承大了,甚至不需要杨默刻意透露意思,他们也绝对会投桃报李地在产业升级的时候,邀约大华公司以资金或者其它形式入股,介入到一些高新企业或者重要企业的重组过程中去。

一旦如此,大华公司这些股份的权重就截然不一样了,多方因果牵扯之下,就算老王总要想把构筑了双层防火墙的杨默调离大华公司,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3、跟当下的毛熊国一样,dZ市属于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城市,除了纺织品之外,包括食品在内的其余轻工业品产能,远远无法满足50亿\/年的交换规模,因此就必须依靠各乡镇的集体企业把这一块的产能补足。

就如同老王总顾忌的一样,杨默最大的底牌在于他在那几百个村子中的良好群众基础,因此他一点也不介意把这个基础打的更牢靠一些。

想想看,只要用于交换的商品清单规划的合理,不但可以帮着dZ市里的轻工业单位大量去库存,还能给农村基层带来每年不低于20亿的外贸单子……商业示范区衍生的许多项目立马就能进入盈利期不说,那些分到了生产任务的村子也能一下子把经济彻底盘活起来。

除此之外,他还可以和德州主管单位达成另一则合作协议,dZ市区在进行引进新设备,工业升级的同时,把大量合适的二手设备和相关产业,以置换结算的形式转移到广大农村地区。

如此一来,dZ市产业升级的阻力得到了一定降低,而获得了设备和产业制造能力的农村地区也可以进行技术迭代,并且具备了业务扩充的潜力;扩产增益后的村民们,对于杨默一系的向心力自然又会上升一个台阶,可谓是一举三得。

4、量变产生质变,如果是十亿甚至二十亿规模以下的轻重工业品交换计划的话,那么对于一域的经济而言,虽然极为重要,但却也仅限如此了;

但到了50亿\/年这种规模,就当下的经济环境来讲,已经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了,其产生的连锁反应和带动效果,将会数倍甚至十倍于本身,甚至就此形成新的商业生态,两者之间的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一旦形成了新的商业生态,而且还是这种规模的商业生态,dZ市提级的事情十拿九稳不说,甚至用不到再等上4年,就能如愿以偿;说不定运气大爆发之下,提前变成高配的地级市也说不定……别以为这不可能,未来几年的国际形势走向,没有人能比杨默更清楚;事实上那位牟老板后来之所以喊出要投资百亿开发满洲里,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但不管会不会高配,一旦德州能提前升为地级市,那么杨默即便不甩出发动群众的这张最后底牌,也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了……其中的原因,前文已经说过,就不在赘述了。

………………

当然,杨默并不会傻到直接把自己的真正想法当着林开全等人说出来,只是将那位牟老板的做法调整为正常的赊销-交换-结算流程后说了出来,并且把指挥部得到的好处分析出来而已。

扫了一眼被杨默这个胆大妄为的计划惊的目瞪口呆的三位老战友,林开全缓缓摇了摇头:“小默,虽然孤岛二号项目很重要,但仅仅只是为了推动这个项目落地的话,指挥部那边恐怕很难就这个计划达成统一意见。”

其实除了群众基础这一块之外,其余几点东营指挥部这边能得到相应的好处。

但问题是,对于指挥部而言,除了能让孤岛二号项目按照原本的轨迹推动落地之外,其余的好处,他们并不放在心上。

dZ市的工业升级关他们什么事?

德州从县级市升为地级市又关他们什么事?

德州与东营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就算他们能收获dZ市主管单位的好感,又有什么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么简单的道理不懂?

甚至就连与毛熊国交换重工业品这件事本身,对于他们而言也没多少意义。

是,的确国内目前还缺一些比较先进的重工业设备,出于一些心照不宣的东西,他们也的确可以利用这个交换计划获得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技术、甚至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