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百业.星火(1)(2 / 2)

咦?

没看出来啊,明明只是个妇女主任,这钱主任竟然也这么为本村着想。

卓玛丽有些惊诧于钱主任的责任心,她原本以为这些村干部都只会整天猫在火炕上喝酒,然后整天计较着村里的那半垅荒地和自家田地间的那半线田坎呢。

土狗同学自然不知道卓玛丽在胡思乱想什么,只是瞅了瞅这位田主任的一头细汗,又看了看对方袖口处那双脏不溜秋的袖套,打趣了起来:“钱主任,您这是在给家里面糊窗户吧,这都到年底了,糊窗户乃是最要紧不过的事情,您赶紧忙去吧,不用理会我这边,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夏留通销社,我自个瞎转悠转悠就成!”

或许是因为比较穷的缘故,夏津县这边许多地方一直都保留着“土杆墙,木板楼,毛边窗”的建筑习惯;其中的“毛边窗”,指的就是用毛边纸糊的窗户,因此每隔一两年,有条件的农户就会在新年到来之前,用新的毛边纸把窗户重新糊一遍……别给我提玻璃,在这个年代,玻璃窗对于裴官屯,甚至对于很大一部分夏津县的农村来说,属于妥妥的奢侈品。

孰料钱主任闻言,却是不乐意了:“吕经理,咱可不兴说这种让人戳脊梁骨的话,我钱翠玉好歹也是个妇女主任,如今屯子里哪个干部不是忙的两脚不沾地……别说干部了,就算是屯里面走得动路的,有一个算一个也都是忙到飞起……我咋就有这闲功夫回家糊窗户纸了?”

卓玛丽听的一头雾水。

虽然她很少接触农村,却也知道邻近春节,正是农闲时节,正是百姓们手里没活,蜷在炕上喝酒吹牛搂老婆的清闲日子;怎么就全村人忙到飞起了?

这不科学啊!

土狗同学闻言,也是一愣,然后无辜地指了指钱主任脏兮兮的袖口。

钱主任低头一看,这才明白原因,当即翻了个白眼:“嗨~你说这个啊!”

当下却是一脸幽怨地看着吕莹莹:“吕经理,当初组织屯里面的巧手媳妇和老头老太太学习扑灰年画可是你们夏留通销社协调过来的任务,这才过去大半个月,你该不会都忘了吧?”

诶、诶?

土狗同学这才反应过来,恍然大悟之下,憨乎乎地挠了挠头:“闹了半天钱主任您是在组织大家伙学习扑灰年画啊……我还以为你们屯对这事不感兴趣呢,嘿嘿,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误会你了!”

钱主任撇了撇嘴,脸上露出一种又是骄傲、又是苦恼的表情:“好歹也是三块钱一张的活计呢,谁舍得往外推啊!这不,村支书他们只是做了三天的思想工作,这不立马就虎吼吼的涌过来报名了么?”

说到这,钱主任却是有些郁闷:“不过说归说,这扑灰年画也太难学了吧?邓老师他们都教了半个月了,可大家伙还是画的好吃力,即便有图样模板照着画,往往画上三五副才能过关一副……这钱也太难挣了吧!”

土狗同学却是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那可不?这可是三块钱一张的手绘包装呢,要是真那么好画,我们哪里需要同时发动几十个村子同时成立学习绘制班?”

说完,小手极有山大王气势的狠狠一挥:“走,钱主任,既然说到这了,咱们就过去看看去,顺便给乡亲们打打气……莪听夏庄的老师说过,扑灰年画这东西,讲究的就是个悟性加熟能生巧;”

“反正有夏庄和姜庄那边的老师帮我们设计图样模板,咱暂时不需要追求什么悟性不悟性的,剩下的,就全看熟能生巧了……咱们去给俺们屯的乡亲们打打劲,再咬牙坚持坚持,夏庄那边的老师说了,哪怕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的人,只要能坚持两个月,在有画样的情况下,一天起码也能绘出两副年画来……那可就是足足6块钱了,一个月就是180块钱,这可老大鼻子一笔钱了,甚至比城里工人的工资还要高上好多!”

钱主任闻言,脸上忍不住泛起一阵喜悦与希翼,当下重重点了点头:“那是,咱裴官屯从建屯到如今,可都没遇到过工钱这么高的活计呢!走……吕经理,咱们过去一齐给乡亲们打打气,都穷了一辈子了,眼下好不容易有这么好的机会,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

看见这两人在那说的鸡血贲张的,一旁的卓玛丽却是听的一头雾水,眼见着两人大步流星地朝着前方走去,她赶紧小跑两步追上了土狗同学,然后小声问道:“莹莹妹,这是……啥情况?”

土狗同学眨巴眨巴眼睛,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她:“不是说了么,要去给那些乡亲打气,让他们好好学习扑灰年画,多赚点钱补贴家用啊!”

卓玛丽一脸的无语:“这没头没尾的,我咋知道是啥情况?还有……扑灰年画是什么?这玩意咋就能卖到3块钱一张的?这么贵,谁肯买啊!”

土狗同学嘴巴难以抑制地大大o开,仿佛是没想到以卓玛丽这般的见多识广,竟然都不知道扑灰年画是什么东西。

不过想到对方的出身和以往的交际圈子,瞧不上,也不稀罕知道这种更多只是传播在乡里村间的娌俗文化作品也是有的。

当下略有些心情复杂地叹了口气,这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大致说了一下。

………………

后世的齐鲁应该算得上是非遗文化大省,光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186项,占到了全国非遗总数量的5%;至于省一级的非遗项目,那就更多了,竟然足足有1073项之多。

从事文旅行业的同学都知道,非遗这玩意在经济没发展起来之前呢,那就是根草,甚至会被当成上不了台面的老古董丢掉;但等经济发展起来了,又或者直接挪到那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只要你的宣传到位,只要你懂得融合变通,那就是一个个金疙瘩般的宝贝。

而扑灰年画,便是齐鲁这边极具特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

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

这是一种,在写意国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盛行于清代的古老画种,亦称“民间写意画”。因其是在文人画和庙宇壁画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扑灰起稿,继以手绘,半印半画的年画,所以才被叫做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技法独特,以色代墨,其造型拙扑简练,线条豪放流畅,写意味浓,格调明快;多以仕女、胖娃、戏曲人物、神话故事、山水花卉为题材,因此深受基层民众喜爱。

当然,深受基层民众所喜爱,并不意味着它能入得了那些文人墨客的法眼,因此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它不但被归类于娌俗文化范围之内,没被上流社会多看一眼不说,其主要的传承和流传地,也仅主要集中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三十多个村庄的范围内。

既然以前就没被上流社会瞧在眼里,像卓玛丽这种出身的二代,没有见过甚至听过这玩意,也就不足为奇。

只不过这种古老画种虽然不被华夏主流文人所喜,但早在品牌出海计划的筹备阶段,穆大小姐便基于文化赋能的思路考虑了无数的备选元素,而扑灰年画便是其中之一。

所以这东西被穆大小姐让人拿着样品在岛国地区做调查访问时,却有些意外地引起了许多岛国人,尤其是岛国中产的兴趣。

用他们的说法就是,华夏的扑灰年画虽然跟当下岛国追捧的西洋油画和本国的浮世绘有非常大的区别,但却同时身居两者的神韵和写意感,实在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得到了正面反馈,穆大小姐自然不会视而不见,于是赶紧联系上了高密那一片的十几名手艺师傅,在工作人员费了偌大的口舌之后,这才说服了他们一改传统图案,根据品牌出海项目小组设计的三国主题和相关要求,绘制了一批扑灰年画出来,然后经过再度加工,成为印在某些商品上的工业包装图案。

事实证明,当初的市调采样并没有弄虚作假,那些以扑灰年画为主要艺术表现风格的文创产品,在中日文化祭的展售期内的表现非常亮眼。

于是乎,与其余市场初期反馈同样良好的非遗元素一起,扑灰年画成了品牌出海小组筛留下来的文化赋能元素之一。

众所周知,穆大小姐是个极有能力的人。

在初步验证这些文化元素的市场价值后,为了巩固中日文化祭的成果,为了进一步扩大文化pUA的成效,穆大小姐大手一挥,决定在第一批已经沉淀到了岛国的商品的基础上,推出限量款……即前文说过的限量款策略。

所谓限量款,其实就是换了一个人工手绘\/做工的包装盒而已,价格却是翻了足足两倍。

穆大小姐很有自信,以岛国如今的社会风气和消费惯性,这些限量款的商品根本不愁卖。

既然是手绘包装,那自然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力,一笔一划地按照设计出来的画样去绘制。

所以嘛……

包括裴官屯在内,有近百个村子紧急动员成立了包装绘制小组,在大华公司的要求,以及夏留通销社的协调下,有超过4000名无法作为农业主劳动力的老人、妇女、残疾人员,投入到了令他们痛苦无比的非遗技术学习过程中来。

当然,与此对应的,是这些手工包装订单那在当下丰厚到令人头晕的报酬。

180元一个月的回报……

这些人恐怕一辈子都没想到自己能够赚到那么多钱!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些人愿意认真学,且能扛得住头一两个月的挫败期。

一个很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是,

在许多农村地区,这些憨厚的庄稼人或许不吝于挥汗如雨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但你要让他们去学习那些从来没接触过的新知识,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这也是一种惰性,更是一种顽疾。

不但需要丰厚的物质回报来激励,更需要旁人从精神上对其进行鼓励。

………………

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稍稍说了一遍之后,土狗同学带着一种混合着沮丧的崇拜语气说道:“穆姐姐实在是太厉害了,在此之前,亏我还整天琢磨着各家村里还有啥东西是可以拿出来让大家伙赚钱的,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东西,经过这么一个简单的学习和推广过程后,能够给大家伙带来那么大的效益……而且受益的还是村里面最不受待见的那些没多少劳动力可言的人。”

说到这里,吕莹莹轻轻地垂下了脑袋:“果然,你们都是做大事的人,我们愁的头发都快白了的大难题,你们随随便便出个主意就能解决了……跟你们比起来,我就是个只能做点粗活的笨丫头。”

卓玛丽看着这丫头那很有些认命般地沮丧表情,又扫了扫外面很有些空荡荡,却处处隐藏着热闹喧嚣的村子,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妹妹啊,什么叫我们都是干大事的人,你就是个只能做点粗活的笨丫头?

你知不知道,其实你们这些人,干的才是真正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