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琉璃实验(1 / 2)

大明国士 子率以正 1724 字 8个月前

三千营是拱卫京城的禁军,在识字率上稍好一点,至少大多数将士都能写自己的名字,所以勉强能踏过第一关。</P>

但往后的军略,才学,德行,这些才是真正筛选出普通人和人才之间的天堑。</P>

陈堪下了点将台,方胥接过指挥权。</P>

筛选掉一部份连名字都不会写的将士之后,便直接开启了大乱斗模式。</P>

既然要选出最强者,那自然是大乱斗模式最能筛选人才。</P>

尽管这样会让一些武力值较低,但脑子好用的将士提前淘汰,但这个时代从来都是不公平的。</P>

水军学院第一期拟招生六千人,大明的军队没有一百万也有八十万,几十万人之中挑选出六千人来,本就是不公平的。</P>

三千营因为主将是陈堪,水军学院也是他提议建立的,能给给到一百个名额,已经算是朱能给陈堪面子了。</P>

没错,水军学院的山长正是自安南班师回朝之后便卸任大元帅之职的朱能。</P>

朱能用一百个名额,了结了陈堪献上的平安南之策的情分。</P>

虽然平安南的首功仍旧是陈堪,但怎么赏那便是朝廷的事情,和他朱能再无关系,他朱能也不再欠陈堪什么。</P>

值得一提的是,盛庸终究还是如愿以偿的留下了千载美名,他在攻占升龙城之时,身先士卒带领大军攻城,最终战死在升龙城下。</P>

朱棣念了几分情分,最终没有对历城侯的家人赶尽杀绝,只是收回了盛庸的爵位。</P>

从四千人里选出一百人并不难选,甚至快得超乎所有人预料。</P>

只是短短半个时辰的时间,场中便只留下了最强的一百人。</P>

无他,这种一步登天的机会谁都想要,动起手来自然不会有人留手。</P>

大家都下重手的情况下,决出胜者自然快。</P>

立身于教场之中的一百人志得意满,其他的将士则是躺在地上痛得满地打滚。</P>

当然,大家终究是生死袍泽,所以倒也没有人下死守。</P>

受伤的将士们只需要休养几天便能恢复如初。</P>

陈看给站在教场之中的一百人发了路费,又发给他们身份铭牌,便让他们上路了。</P>

陈堪还要留在北京等消息,自然是不可能和他们一起走的,将士们也没有多说什么,领了路费和身份铭牌,便收拾好衣衫结伴南下。</P>

除了换洗的衣物之外,他们没能带走任何一样东西,不管是战马还是兵刃铠甲,那都是属于三千营的东西,他们现在已经不属于三千营序列,自然不能带走。</P>

搞定了军营之中的事情,陈堪便打马回了侯府。</P>

今天他和三个小家伙约好了烧纸琉璃制作显微镜,自然不能失约。</P>

“驾~”</P>

陈堪将战马打得飞快,但去的方向不是侯府,而是烧制水泥的水泥厂。</P>

琉璃,也就是玻璃,其成成分说白了就是沙子里的硅,依旧是需要高温煅烧才能成型。</P>

以往的时候陈堪觉得烧纸琉璃太麻烦,所以一直懒得去做。</P>

但现在不烧不行了,三个小家伙的课业已经赶了上来,而显微镜又是观测自然科学不可或缺的工具。</P>

自己还要对他们继续教学下去,就不能再拖着不去做。</P>

大明也有烧制琉璃之法,但其品质,陈堪觉得也就比从山洞里挖出来的水晶要好一些,透明度太低,杂质太多,根本磨不到他想要的精度。</P>

远远的看见水泥厂的大烟囱冒着滚滚浓烟,陈堪已经能闻到石灰的味道。</P>

陈堪越过水泥厂,直直的朝一处新起的窑洞而去。</P>

窑洞以红砖和水泥砌成,倒是不虞担心有炸窑的风险。</P>

朱瞻基,花时,朱瞻壑,三个小屁孩早就在工匠的陪同下早早的等在窑洞前方。</P>

此刻见陈堪终于姗姗来迟,三个小家伙顿时迎了上来。</P>

“老师,您来了。”</P>

“嗯!”</P>

陈堪点点头,也没有过多的废话,直接问道:“为师让你们准备的东西准备好了吗?”</P>

三个小家伙点点头,随后拉着陈堪来到一堆工具面前。</P>

秤,石磨,铁钳,研碓,陶土制成的坩埚,一堆在太阳底下泛着点点荧光的石英砂,还有一堆纯碱,一堆品相不佳的珊瑚。</P>

还有一大堆烧好的焦炭。</P>

这便是陈堪让他们准备的东西。</P>

烧制玻璃,需要的原材料很简单,石英砂,也就是玻璃的主要材料硅,纯碱充当的则是碳酸钠的角色,珊瑚则是碳酸钙,本来碳酸钙用天然大理石的效果更好,但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陈堪便用珊瑚代替了。</P>

三种东西的具体比例陈堪也不知道,所以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去实验。</P>

但陈堪笃定,就凭自己准备的原材料,就算比例不对,烧出来的玻璃也肯定比大明的品质要好。</P>

因为陈堪曾去参观过大明烧纸玻璃的火窑,他们竟然还在用蛋壳来替代碳酸钙。</P>

既然工具准备齐全,那就开始干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