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陈堪才会忍不住感慨,朝鲜是打不死的小强。</P>
因为早在李瑈到达北京之后,陈堪便暗中让登州水师配合着女真人封锁了渤海之上的航道。</P>
却是没想到朝鲜竟然另辟蹊径,直接从大洋绕到了倭国,又从倭国坐上了大明的商船。</P>
关键是倭国还同意了朝鲜借道的请求。</P>
“草!(一种植物!)”</P>
看完信件,陈堪都不知道该是夸赞朝鲜王有毅力还是骂他愚蠢了。</P>
水路,陆路都被封闭,难道他就真的一点都没怀疑过大明吗?</P>
竟还在想着大明能够出兵相救,李芳远的脑子是瓦特了吗?</P>
难道他不知道求人不如求己吗?</P>
当真无耻至极!</P>
陈堪无语了,再次给提笔给朱棣回了一封信。</P>
信纸上只有一个字,拖!</P>
拖到朝鲜王国,正好故技重施,将安南的做法再一次搬到朝鲜。</P>
反正陈堪估摸着,现在陈洽应该已经同意了女真各部。</P>
不出意外的话,连猛哥速罕估计都成了他的傀儡。</P>
大明的文官最擅长的就是架空别人!</P>
给朱棣回完信,陈堪拆开了辽东来的信件。</P>
然后,面上就露出了惊喜之色。</P>
因为他的猜测成真了。</P>
陈洽确实架空了猛哥速罕,不过和陈堪预想中有出入的是,陈洽没有选择攻伐猛哥帖木儿,而是选择与猛哥帖木儿结盟了。</P>
结盟的理由很简单,既然大家都想立国,那便打下朝鲜和倭国,届时猛哥速罕在朝鲜半岛上建立国度,倭国则归属于猛哥帖木儿。</P>
不知道猛哥帖木儿是怎么想的,竟然真的相信了陈洽的鬼话。</P>
现在双方合兵一处,正在猛攻朝鲜的旧都平壤,只要平壤陷落,那朝鲜新京汉阳也将面临无险可守的境地。</P>
届时,李芳远便只能带人退到海上与女真人缠斗。</P>
到时候不管李芳远是逃亡倭国还是来大明搬救兵,都将陷入陈堪预想的境地。</P>
李芳远这个人,陈堪可没打算杀。</P>
到时候想要稳定朝鲜的局势,还得靠这个人。</P>
看完了陈洽的信件,陈堪顿时高兴不已。</P>
他就知道将陈洽放在辽东去肯定没错,毕竟一个能屹立在洪武,建文,永乐三朝而不倒,还能身居高位的人,那本事顶天了。</P>
这一次,若非方孝孺与朱棣之间的争斗。</P>
只怕将来接方孝孺的班的人,非他莫属。</P>
可惜时势如此,倒是让陈堪捡了个大便宜。</P>
放下信纸,陈堪想了想,还是决定不给陈洽回信了。</P>
反正现在辽东局势已定,自己的计划他也都清楚。</P>
拿下朝鲜,接下来的倭国就很简单了。</P>
这个时候的倭国国内局势不稳,幕府将军时代即将落幕,战国时代即将来临。</P>
到处都是因为战败而被驱逐的浪人武士,这些武士要是用得好,或许都不用女真人出手,这些浪人武士便能平推倭国。</P>
可别小看那些浪人武士,虽然都是战败被驱逐的败军之将。</P>
但就是这些败军之将,在后世成全了抗倭名将胡宗宪,戚继光,俞大酋,谭纶等诸多大明名将的威名。</P>
看完京师和辽东两处送来的信件。</P>
陈堪便将这些信熟练的放到烛台上点燃,随手丢进了一旁的火盆之中。</P>
烧毁信件绝对是一件大事,不能不做。</P>
历史上多少人最终就是栽倒在一张薄薄的信纸上面,正所谓前车之鉴后世之师。</P>
陈堪当然不会在这种小事上留下把柄。</P>
确认信件化成了飞灰,陈堪这才走出房门。</P>
“云程!”</P>
陈堪唤了一声,云程的声音便在陈堪的背后响起:“侯爷,有什么吩咐。”</P>
“派两个信得过的人,去京师将陈先生的家眷接到北京,在金水河畔寻一处宅子安置好陈先生的家人。”</P>
陈堪淡淡的吩咐了一句,云程也不问为什么,便领命而去。</P>
目送云程走远,陈堪不由得勾唇一笑。</P>
陈洽给了他这么大的惊喜,他便有这个义务替他解决后顾之忧。</P>
当然,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陈堪虽然信任陈洽,但人心这种东西最是善变。</P>
接他的家人过来,既是替他解决后顾之忧,也是为了防止他起什么不该起的心思。</P>
陈堪从来不吝啬于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人心。</P>
毕竟是谋国之事,小心无大错。</P>
陈堪一边想着,一边晃晃悠悠的朝后院走去。</P>
他即将在这个时代拥有自己的孩子,他希望他的孩子能在一个平安健康的环境之中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