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良机已至(1 / 2)

大明国士 子率以正 2110 字 8个月前

刘耶最终还是没有带走这些送给陈堪的礼物。</P>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送出去的礼物哪里有收回来的道理。</P>

陈堪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个理。</P>

所以他勉为其难的留下了金银,只让他带走那些女子。</P>

然后,那些女子觉得自己被侮辱了,一个个闹着要自杀。</P>

没办法,陈堪只能将女子也留下来。</P>

但要怎么处置这些女子,陈堪是真的头疼。</P>

他是属于有色心没色胆那种人,更何况这些女子比起家中的貌美娇妻简直有着云泥之别。</P>

他也不是肉吃多了就想吃点清粥小菜的人。</P>

所以对不起常宁的事情,他是决计不会去做的。</P>

陈堪纠结了半天,打算先将这些女子安置在岛上,等郑和过来交给他统一处理。</P>

他要带回大明献给朱棣也好,留着做侍女也好,陈堪都无所谓。</P>

当陈堪处理完这些金银之后,时间已经到了饭点。</P>

张动给陈堪送来了饭食。</P>

陈堪才吃到一半,另外两个亲卫便不顾仪态的闯进了陈堪的屋子。</P>

一进门就开始大呼小叫:“大帅,好消息,好消息!”</P>

陈堪不满的瞪了二人一眼,慢条斯理的往嘴里塞了一块烤得金黄色的烤鱼,这才呵斥道:“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P>

两个亲卫闻言,急忙站直了身体。</P>

陈堪吃完烤鱼,优雅的擦了一下嘴,淡淡的问道:“什么好消息,说吧!”</P>

两个亲卫语气激动道:“大帅,宋节帅传来消息,苏门答腊国国内空虚,他已经成功领兵攻破了勃林邦,此时苏门答腊国王阿必镇正在紧急回师,海峡空啦。”</P>

闻言,陈堪只是点点头,面上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P>

宋青能领兵攻破勃林邦,本就是在他的预料之内的事情,没什么值得激动的。</P>

不过,这才十天时间,距离陈堪给宋青规定的半个月时间攻破勃林邦提前了五天。</P>

倒勉强算得上是一个意外之喜。</P>

这说明陈堪还是小看了宋青的军事才能。</P>

他确实和方胥一样,有着成长为名将的潜力。</P>

当然,最终能不能成长起来,还得看陈堪能给他们提供多大的舞台。</P>

沉思片刻之后,陈堪示意张动收拾掉桌子上的残局。</P>

随即淡淡的吩咐道:“传本侯将领,全军整修三日,三日之后,全军开赴海峡。”</P>

“得令!”</P>

两个亲卫领命而去,陈堪靠在椅子上沉思片刻,对着守在门外的亲卫道:“取海图过来!”</P>

海图,陈堪已经看过无数遍了。</P>

但三日后就要启程攻伐满剌加国首都,陈堪还是决定再看看有什么纰漏。</P>

伏在案几之上,陈堪再度聚精会神的研究起来。</P>

但研究了半天,陈堪只能得出一个结果,那便是稳赢。</P>

现在苏门答腊从海峡撤军,两国封锁海峡的兵力在一瞬间就少了一半还多。</P>

就凭着满剌加那些破船,陈堪想不出有什么输的可能。</P>

唯一的纰漏就是郑和是否已经得知了援军到来的消息,在合适的时候做出相应的配合。</P>

但陈堪曾派出了数波使节借道暹罗真腊,让他们从孟加拉海去往大洋寻找郑和的船队。</P>

想来此刻郑和应该是知道陈堪带领援军到来的消息的。</P>

毕竟郑和的船队在大洋上不好找,但若是具体到海峡,那么大规模的船队还是很容易发现的。</P>

别看郑和好像被满剌加和苏门答腊逼退至大洋,但陈堪知道,两国联军定然不敢追击郑和。</P>

在海峡里,他们可以依靠人海战术拖住郑和的脚步。</P>

只要追进大海,以两国那些还比不上大明渔船的战船,想要对郑和造成什么威胁,无疑是痴人说梦。</P>

是以陈堪笃定郑和的船队不会离海峡太远。</P>

更何况他们还知道郑和求援信上的地址。</P>

就算郑和换了地方驻扎,距离原来驻扎的地方也不会很远。</P>

因为没必要。</P>

在海上,那些野猴子一样的两国联军,只有给郑和送菜的份。</P>

所以这也不算是什么大纰漏,就算郑和不来,灌光是对战满剌加一国,陈堪还是很有把握的。</P>

所以研究了一阵之后,陈堪就开始发起了呆。</P>

没法子,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输。</P>

太苦恼了。</P>

就在陈堪苦恼于怎么输的当口,郑和所驻扎的小岛之上,一阵长笑之声打破了小岛的宁静。</P>

大多数时候,郑和驻扎的小岛之上的气氛都是比较的。</P>

鲜少有人会发出如此畅快淋漓的大笑。</P>

主要是郑和不许大声喧哗,他害怕引发营哮。</P>

都是一群精神紧绷的人,一旦炸营,很有可能会酿成难以估量的后果。</P>

而今日,王恩打破了这个规则。</P>

他一边笑,一边喊:“哈哈哈哈,大帅,大帅,好消息,好消息啊......”</P>

自从得知援军到来之后,就一直在忙碌着修补战船或是武器的将士们听见王恩的大笑,不约而同的停下了手中的活计。</P>

看着大笑着朝帅帐跑去的王恩露出了好奇之色。</P>

心里纷纷猜测起来,究竟什么事情能让王节帅这么高兴,不会是援兵到海峡了吧?</P>

一直到王恩跑进郑和的帅帐才收回目光。</P>

但片刻之后,他们又将好奇的目光投向了位于小山顶上的帅帐。</P>

只因帐中传来了更加酣畅淋漓的大笑。</P>

这一次,笑声的声音是郑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