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道门祖庭(1 / 2)

大明国士 子率以正 2275 字 8个月前

龙虎山,为道门祖庭,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因此得名龙虎山。</P>

历朝历代,朝廷对于龙虎山天师府一脉皆有封正。</P>

龙虎山天师府这一代天师名叫张宇初,为龙虎山第四十三代天师,号无为子,别号耆山。</P>

张宇初于洪武十年袭教,十六年召赴阙,建玉箓大醮于紫金山。建文时“坐不法,夺印诰”,朱棣登基时复位。</P>

永乐六年十月,朱棣命张宇初天师寻访真人张三丰,两位真人相遇于武当山“遇真桥”,后敕建“遇真观”。</P>

车队行至龙虎山北郊信江江畔停驻,关于龙虎山的具体资料便自陈堪的脑海之中浮现而出。</P>

咂摸了一下嘴巴,看着眼前壁立千仞千峰环绕的龙虎山,陈堪忽然想到了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P>

如今道门的道首乃是传说中的张真人,佛门的领袖是传说中的黑衣宰相姚广孝。</P>

但实际上,大明朝廷是有专司管辖宗教的部门的。</P>

其中管理道门的衙门叫做道录司,内设灵官。</P>

管理佛门的衙门则是名为僧录司,内设僧官。</P>

而僧官也好,灵官也好,都是正儿八经的国家公务员,国家发工资那种。</P>

张真人和道衍和尚,他们是名义上的道首与佛首,却不是两教真正的管理人。</P>

陈堪为什么会觉得此事有意思呢,因为龙虎山这一代天师,正是管辖天下道门的灵官。</P>

也就是说,这一代天师,是朝廷的人。</P>

朱棣算计道门与佛门一事,指不定背后就有着龙虎山的影子。</P>

当然,这只是陈堪的猜测。</P>

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恐怕只有朱棣自己清楚。</P>

这些事情,陈堪懒得去细想。</P>

对着正在和朱瞻壑抢夺带孩子的权利的朱瞻基招招手,吩咐道:“你去应付一下龙虎山上那些道士,告诉他们,这一次咱家过来就是捐点香油钱,顺便游览一下龙虎山的自然风光,没有其他意思。”</P>

陈堪的话音刚落,道路尽头便走出一个小道士和一个大道士。</P>

小的约莫十三四岁和,和朱瞻基差不多大,大的则是与陈堪年纪差不多,约莫二十六七岁的样子。</P>

看见陈堪的车队,一大一小两个道士不由得一愣,对视一眼之后,两人忽然推搡起来。</P>

“小师侄,到你表现的时候了。”</P>

“师叔,师公都说了,这一次你才是接待使。”</P>

两人推搡了半天,最终小道士棋差一着,被大道士推得一个趔趄,正好推到了准备上前问话的朱瞻基面前。</P>

两个少年对视一眼,小道士眨了眨眼睛,一本正经的朝朱瞻基行了个道家的稽手礼。</P>

“小道张本初,见过善信。”</P>

朱瞻基脸皮一抽,摇头道:“我们不是来找麻烦的。”</P>

此言一出,小道士忽然脸色一垮,喃喃道:“小道知晓,但长者之命不可违啊。”</P>

朱瞻基沉默了。</P>

沉默片刻,忽然指了指自己身后的车队,又指了指站在一旁随时准备开溜的大道士。</P>

问道:“天师真人怎么想的,就让你们两个人来?”</P>

朱瞻基的话音刚落,一旁的大道士便朝他行了个稽手礼。</P>

而后忽然一脸悲愤道:“掌教师伯说,如果殿下和侯爷是来找麻烦的,他叫再多的人过来也拦不住,如果不是来找麻烦,有贫道携师侄为殿下领路也足够了。”</P>

“天师真人,还真是......真是实诚啊。”</P>

朱瞻基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P>

他们的行踪不是秘密,行进的速度也很慢,所以龙虎山提前洞悉他们的宗籍也不奇怪。</P>

但让朱瞻基没想到的是,龙虎山这也太实诚了,就派两个人来监视他们的行踪,怎么说呢,就很难评。</P>

大道士见朱瞻基的表情还算平静,这才自我介绍道:“嗯,贫道张元初,见过皇太孙殿下。”</P>

朱瞻基咂摸了一下嘴巴,不由得哑然失笑。</P>

谁说龙虎山修行中人不问世事,张天师才是世间一等一的大智慧之人。</P>

派两个人来见他们,既能试探出他们的来意,又能表现出龙虎山对他们的善意。</P>

如果他们来者不善,被揍的也就这两个人,如果他们只是来旅游的,龙虎山只派两个人,那就表示龙虎山对他们不设防。</P>

人精啊。</P>

失笑片刻,朱瞻基抬手虚扶道:“免礼吧,既然天师真人派二位前来为吾等领路,还请二位随我去见过公主殿下和我的老师。”</P>

“理当如此,理当如此。”</P>

听见朱瞻基的话,一大一小两个道士顿时松了口气。</P>

主要是道门和朝廷现在处于冷战期。</P>

在这样的敏感时期,就算龙虎山上是真正的修道之人。</P>

面对一个皇女,两个皇孙,一个郡主,还有一位侯爷的到来,也不可能做到视而不见。</P>

朱瞻基带着两个道士回到队伍里,两个道士又急忙给一群人见礼。</P>

方才他们和朱瞻基交谈的声音不小,所以陈堪也知道了两人的名字。</P>

现在见两个道士就站在自己面前,陈堪的表情不由得变得古怪起来。</P>

“二位道长,本侯有个疑问,不知二位道长可否为本侯解惑。”</P>

面对陈堪的询问,两人顿时如临大敌。</P>

大道士一脸警惕的问道:“不知侯爷有什么疑问,若是小道能解,小道自然不会推辞,只是小道修行岁月不长,道行还浅薄得很,若是不能解,也请侯爷莫要怪罪。”</P>

“呵呵!”</P>

陈堪呵呵一笑,摇头道:“无关道行,本侯只是觉得两位道长的名字很有意思,元初,本初,据本侯所知,天师大真人尊讳宇初,莫非这初字,在道门有什么讲究不成?”</P>

陈堪是真的有点好奇,据他所知,这个时代的人,都有避长辈之讳的传统。</P>

道门虽然出尘,不理会俗世,但这种大家共同遵守的隐性规则,道门也不会主动去打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