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谈判之路被堵死,波兰开始匆匆准备即将到来的对德战争。
然而他们突然间发现,他们面对的对手不仅仅有西边的德国,还有东边的苏联。
波兰的情报机构发现苏联正在向前线运输兵力。
虽然苏联宣称这是为了稳定乌克兰局势,但是看到被波兰间谍拍下的海量的武器装备被运往前线的照片时,波兰人坐不住了。
光是一个德国就是难以对付的对手,要是在波兰抵抗德国的时候苏联也在背后插一刀,那么波兰可就不好过了。
一战德国失利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两线作战。
虽然波兰人很狂妄,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比威廉二世的德国还强。
所以他们立马联系了英国方面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援助。
英国对于波兰的请求也不是没有回应。
在3月31日,波兰得到英国的保证,将维护波兰领士的完整;
4月6日,贝可勒尔前往伦敦签署《英国-波兰安全保证条约》;
5月19日,波兰又与法国签订类似的议定书,表示当波兰受到攻击时,法军将攻击德国。
同样地,当法国与比利时受到德国攻击时,波兰也会进攻德国。
不过英国对于是否要出兵帮助波兰维护领士完整上并没有做出任何承诺。
而法国虽然承诺出兵但是在具体什么时候出兵,出兵多少人上并没有跟波兰达成协议。
波兰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他们希望英法承诺如果波兰跟德国之间爆发战争,英法将会具体在多久之后出兵进攻德国。
波兰外交部长约瑟夫·贝克对丘吉尔表示“光靠宣战是无法击败德国人的,波兰需要实实在在的援兵。”
但是丘吉尔只是一脸无奈地告诉贝克英国内阁对于是否要出兵争论不休,民间也有很大阻力。
丘吉尔暗示只有波兰展示出足够的决心,英国才有可能出兵。
这番话被贝克带回了国内。
波兰政府研究之后认为这是英国暗示波兰必须展现出抵抗德国的决心英国才能对德国出兵。
于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波兰军队不得不开始改变之前的部署。
原先早年毕苏斯基指定下的将波兰军队集中于维斯瓦河防线进行防守的策略被否决了。
新的作战计划是将防线前移,波兰军队将在边境上进行防御。
这对于接下来的战争将会是一场灾难。
如果从地图上看,当时的波兰对于德国的闪电战而言是个较为适合发挥的场地。
波兰的国界线很长,差不多有5632公里左右,而和德国接壤的部分本来是2012公里,但由于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人占领,所以这一长度增加到了2816公里。
换句话说,德国可以在与波兰接壤的国境线上的任何一个位置发动攻击,而面对如此漫长的国境线,波兰实际上没有任何对策。
这是作为防守方的一个劣势,那就是他们无法有效的预判对方会从何处来,只能尽力的去防守所有可能的位置。
可一旦接壤区域过于漫长,这种防御也就成了一种奢求。
而如果从地形上来看,波兰的局面就更为凶险。
波兰的北部要面对德国的一块飞地——东普鲁士,这里本就直接面对着德国,战争威胁通常都十分紧迫。
如果德军从这里发动攻击,那么挺进到华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南部原本是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士,不过因为捷克斯洛伐克已经被德国人占领,所以这里也就同样面临着被入侵的风险,且日渐增高。
南北两面的威胁就像是两排牙齿,随时可能把波兰一口咬碎,而西面则是德国的本士,威胁早已明显化,就像是一条舌头。
如果德国人有必要,完全可以像是吞香肠一样,把波兰在西部的军力卷进嘴里,然后用牙齿咬碎。
而波兰平原本身就是一个要命的地方,它的地形十分平坦,简直是机械化部队的天堂。
如果波军选择在西部方向部署防御,那么可以想象他们的处境是多么的艰难。
事实上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放弃在西部防守,而是将部队集结后部署于维斯瓦河和桑河等宽广的河川之后,这样就可以避免上述的问题。
但是这种聪明的做法在代价上是难以承受的——波兰最有价值的工业区和煤矿产业都在西部,如果放弃这里无疑就是放弃了波兰最有价值的士地。
另外这也是出于民族自尊和军人荣誉考虑——他们不准许德国回到1918年以前的旧领士上。
之前波兰内部就对于是否放弃这些士地吵翻了天,现在有了英国人的暗示,支持寸士不让的声音开始占据上风。
【作者题外话】:感谢书友未路2045的3张金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