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混水摸鱼(2 / 2)

潜行1929 旅行蛤蟆 2169 字 8个月前

抗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后,当中国军队一步步从东部,撤到西部内陆地区时,维持军队与政府开支的钱与粮食,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之前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东部的关税、盐税、消费税、债券,退到内陆地区后,收入是全没了,仗却还得继续打。

悲催的漫漫黑夜开始了。

广渺的内陆不是穷,是真穷。古老乡村除了种地之外,也没别的营生,本来许多农民一年苦哈哈忙下来,仅够勉强糊口,现在忽然呼啦啦地跑来了数百万的军队,外加无数公务人员,负担怎么受得了?河南有一次发生大饥荒,饿死了很多人,可国民党军队也不能空着肚子打仗,继续征粮吧!在亡百姓和亡国之间,闭着眼睛选一个吧。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还不是最糟糕的。

由于国民政府统治的手,之前并没有实质性地伸入到内陆乡村苍凉的怀里,等到负责征税的官员开展工作时,顿时傻眼了。征税是要按照户籍和土地数量来的,可是许多地方找出的户籍一看,原始资料竟然还是明朝时留下的,数百年来既没进行过土地勘测,也没进行过人口普查,税收怎么征?

对大片古老村落来说,国民政府与军队就好似从天而降的外人。地方官和村长背着一麻袋的税收任务,都不知找谁哭去。

一边是高挂天上的民国政府,一边堕落尘土的内陆,他们两者之间,原来你是你,我是我,并没有什么内在关系。

也许是数十年的军阀割据,加强了这种天上归天上、地上归地上的中空局面,也许是三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惯性使然。

无论如何,民国中央政府竟然和内陆社会没什么关系,听着总有点匪夷所思的感觉,而现实却又让人无从辩驳。

这些碎碎念的细节说明了什么呢?一个悲催的事实:孙中山、蒋介石脚下的“六便士”民国的土地上的人,物,结构,形态,都并不比明代的社会好到哪里去。

脚下的土地还是那个土地,时代巨变又事起仓促,在没有外来思想的强力介入条件下,领袖们只有本能地从传统智慧里,寻求治术。

那些传统治术,它们又都是些什么呢?

它们的土壤里,能长出现代组织力量吗?

面对波诡云谲的时代激流,它们真的像今人吹嘘的那样仁者无敌吗?

王亚樵作为斧头帮的掌门人,一般都是在幕后策划,很少亲身参与暗杀行动,而在他的手下中,最能干也是最神秘的,当属华克之。

华克之1902年出生于江苏宝应县的一个富裕家庭,从私塾到大学,一直都是老师眼里的品学兼优好学生,如果生活在和平年代,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学者、商人或者地方官员,但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谁都无法将自己置身于那场风雨之外。

受父亲和老师的影响,华克之最先信仰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在北伐战争之前就已经加入了国民党。1927年北伐军占领南京后,25岁的华克之还成为了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的青年部长。

但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华克之非常愤慨,怒斥蒋介石的反动行为。后来因“涉嫌通共”,华克之被逮捕,经过国民党左派元老的营救才出狱。

出狱之后,华克之来到上海,结识了几位国民党左派人士,和对蒋介石同样失望的知交,其中就包括王亚樵。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华克之认为,日本侵略者图谋中国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而蒋介石却仍然执迷不悟,继续对日本采取纵容政策,因此必须要杀掉蒋介石,才能一致对外。

客栈前几天介绍过孙凤鸣刺杀汪精卫的故事,其实在那场震惊全国的刺杀行动中,真正的幕后总指挥,就是华克之。而且,华克之的刺杀目标其实是蒋介石,只是阴差阳错,让汪精卫成了蒋介石的替罪羊。

“刺汪”案发生后,蒋介石得知幕后主使是华克之,怒不可遏,悬赏10万大洋,要他的人头。

华克之为了躲避追捕,换过几十个名字和身份,小到商贩、记者,大到华侨巨商、国民党将军,都“扮演”过,这也让他得了一个绰号“百变郎君”。

不过,经过了这次刺杀行动后,华克之也开始反思救国的方式,经过不断的考虑,最后毅然选择了加入我党,他的入党介绍人,就是我党情报战线的元老潘汉年。

华克之本来申请去延安工作,但出于统一战线的考虑,还是决定让他跟着潘汉年,在隐蔽战线工作。

华克之在这条战线上,表现非常出色,不断刺探日、伪军的军事情报,暗杀卖国汉奸,揭露蒋介石的勾结日、伪破坏统一战线的阴谋,好像一个影子一样,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华克之还给新四军送了5车弹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的军队在大后方,尚来不及接收华东地区日寇投降的装备,这些装备都被日本人锁在了仓库里。看到这种情况,华克之打起了将这些装备送给新四军的心思。

当时,华克之已经被派往解放区工作了,但是这到嘴的肥肉不吃一口怎么行,何况自己入党这么多年,马上就要名正言顺地公开身份了,弄点武器送给新四军,也算是一份见面礼。

于是,华克之化装成一名国民党中将,利用中间商人搭桥,从一个日军少将那里,搞到了几百箱弹药和200挺机枪,足足装了5辆大卡车。之后,他又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运到了新四军军部,这对当时缺少弹药的新四军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

在解放战争时期,华克之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活跃在敌后的隐蔽战线,立过不少大功。比如蒋介石有一份二万五千分之一的中国军用地图,由专人严密保管,却被华克之偷了出来,送给了华东野战军,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晚年时,华克之对改革开放非常推崇,但他也有一些顾虑,说:“倘不是年老力衰,我会乐意从事经济工作的。然而,我担心不少人会在金钱面前迷失自己。一个共产主义者,从精神上说,他富有天下;从物质上说,在人民还很贫困的时候,他应当固守清贫。”

1998年1月7日,华克之与世长辞,走完了他96年的传奇人生。

扬子晚报记者在铜山区档案馆诸多资料中见到了刺汪当天的新闻报道。当时正值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开幕式礼毕后,众人在第一会议厅门口摄影,就在此时发生了刺杀。孙凤鸣是以晨光通讯社记者的身份参加这次会议的,在摄影时他趁着人员拥挤秩序混乱,开枪击中汪精卫。由于很多媒体都在现场,包括《中央日报》、《申报》、《大公报》、《中央社》等各家媒体记者均以目击者的身份作了详尽报道。在这些报道中,可以看出,汪精卫三枪全中。其中,一枪中左臂,一枪中左颊,一枪打在背部的脊椎骨上,惨叫声中汪精卫应声倒地,现场大乱。中委张继拦腰抱住孙凤鸣,张学良将他手中的枪踢落,汪精卫的卫兵还击,孙凤鸣当场中枪被擒。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汪精卫在九年之后的1944年,因孙凤鸣行刺留在其脊椎骨中的子弹中毒,死于日本名古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