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厅中,宾朋满座。</P>
聊天的声音不绝于耳,宾客各自交谈着。</P>
所有人,等着刘赫前来。</P>
刘宣和刘裕到了大厅,在各自的位置落座,静静的等待着。</P>
午时整,大厅外,传来了侍从的声音:“康王到。”</P>
洪亮声音,响彻大厅。</P>
顷刻间,大厅中安静了下来,再无一丝的杂音。所有的人都不再说话,目光齐刷刷的往大门口行去。只见康王峨冠博带,一袭锦衣华服,龙行虎步走了进来。康王妃衣着端庄华丽,妩媚多姿,紧跟着康王的步伐进入厅中。</P>
康王和康王妃落座,众人连忙起身行礼。</P>
然后,众人齐声道贺。</P>
一番道贺过后,刘赫微笑道:“诸公前来,本王在此多谢了。”</P>
众人闻言,又连声谦虚。</P>
康王妃脸上挂着柔和的笑容,道:“大王今日来大寿,诸公已经道贺了。现在,也该是膝下的子嗣道贺。此情此景,不如让两人各自赋诗一首,为大王贺寿。”</P>
“好建议!”</P>
刘赫眼中一亮,欣喜不已。</P>
他看了康王妃一眼,心说,果然还是爱妃聪明。两个儿子祝寿,这才热闹啊。</P>
刘赫看向刘宣和刘裕,笑吟吟问道:“宣儿、裕儿,你们意下如何?”</P>
刘裕抢先道:“儿子同意。”</P>
刘宣道:“母妃的建议,儿子也赞同。今天是父王大寿的好日子,理当喜庆热闹一番。母妃不愧是母妃,儿子佩服。”</P>
话语中的暗讽,康王妃听出来了。</P>
康王妃道:“母妃很期待宣儿的表现,希望你做出一首好诗。”</P>
刘赫看着康王妃和刘宣的对话,很是欣慰,这一幕分明是母慈子孝。</P>
刘赫问道:“你们两兄弟,谁先来?”</P>
刘裕抢先道:“父王,儿子已经想到了,儿子先来。”</P>
刘赫道:“好!”</P>
刘裕闻言,朝刘宣投以一个挑衅的眼神。临场赋诗,是他和康王妃早已经决定的环节。他早已经准备了一首祝寿诗,而刘宣没有提前准备。</P>
这一次,便要借此打压刘宣。</P>
刘宣心中冷笑,这样的祝寿诗,不是谁先谁后就能夺得头筹的。刘裕这般的急不可耐,落在了其他人的眼中,不一定讨好。</P>
刘裕起身站在厅中,朝刘赫行了一礼。然后,他负手而立,一副沉思状态。片刻后,他目光扫过厅中的官员,才面向刘赫,缓缓开口。</P>
“松柏同春桂花香;”</P>
“碧梧翠竹纳千祥。”</P>
“南极星辉映九州;”</P>
“寿星欢庆日月长。”</P>
刘裕的声音极为洪亮,生怕人听不见。他诵读完毕后,一副谦卑的样子,缓缓道:“父王,儿子献丑了。”</P>
刘赫捋着颌下胡须,一副满意姿态,夸赞道:“很不错。”</P>
一众官员,纷纷附和夸赞。</P>
刘裕听在耳中,脸上有了笑容,看向刘宣道:“兄长,该你了。”</P>
康王妃的目光,也落在刘宣的身上。</P>
众人,也看向刘宣。</P>
此时发生的一幕,在康王刘赫的眼中,刘裕和刘宣是为了他贺寿而献诗。但是在官员的眼中,早已经看明白了,看到的是刘宣和康王妃母子之间的针锋相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