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恩师,我元载将来肯定有出息(1 / 2)

温老太气得牙齿都要咬碎了。</P>

这个混账东西,怎么变得油盐不进。</P>

她给身边儿的男人们使了个眼色,想要强行冲进去,将放在院子里的水龙车直接抢走。</P>

就在这时,院子里响起一个温和的声音。</P>

“祖母,您怎么来了?”</P>

温老太太刚要动作,一抬头,就看到了他们温家的宝贝大孙子。</P>

她老人家的眼睛猛然瞪圆了。</P>

上回大孙子回家后,说啥要去给人教书,这几天她还准备抽空去镇上打听一下大孙子去哪个书院当教书先生了。</P>

村里一直忙活着治理蝗灾的事情,抽不出空来。</P>

昨日正好听说了叶家做水龙车灭蝗的事情,准备先把水龙车骗到手,再去找大孙子。</P>

却没想到,自己千思万想的大孙子竟然在叶家。</P>

“华儿,你咋在这里?”</P>

温老太太怔怔地开口,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眼前人。</P>

他们家华儿从来都是一身干干净净蓝白色的长衫,从头到脚都是读书人的儒雅,可现在,华儿身上竟然穿的是补丁衣服,脚下穿的是草鞋,大脚趾都露在外面。</P>

她金贵的大孙子,这是受了太多的苦啊。</P>

温老太太一拍大腿,嚎啕大哭起来:“叶老蔫,你个坏了肠子的烂东西,竟然这么对我家的华儿,我们华儿是读书人,哪能穿这种破烂衣服,我命苦的华儿啊,都是阿奶没用,让你被人折磨……”</P>

村里不远处路过的人听到动静,都围过来看热闹。</P>

“这是咋回事?”</P>

“温华来他姑父家住着,温家人不知道?”</P>

“说来也是怪,温华不是应该在镇上书院读书吗,咋就一直住在他姑父家呢?”</P>

“不是说了吗,教小壮他们读书呢……”</P>

周边不少人议论纷纷,温老太太算是听明白了,她的大孙子,竟然在清河村教书。</P>

天杀地,她大孙子去镇上教书她都嫌辱没了孙子的才华,没想到叶琛这个烂心肝竟敢让华儿留在村子里教小壮这几个小杂种读书写字!</P>

“阿奶,我在这里很好。”温华走到院门口,拉开院门走出去,将坐在地上的温老太太扶起来,“阿奶,不用担心我,告诉爹娘我在姑父这里很好。”</P>

“好啥子好,一身破烂衣服,每天是不是吃都吃不饱,瞧瞧,孩子都瘦了。”温老太太心疼不已,“阿奶带你回去做好吃的,走走走,回家!”</P>

温华将自己的手抽出来:“阿奶,我不回去。”</P>

温老太太急了:“你这孩子说啥子胡话,你是读书人,咋能在这种地方受苦,咱们有啥事儿回家说。”</P>

温华缓声开口道:“我已经读不成了,我不再是什么读书人。”</P>

“华儿!”</P>

温老太太一把捂住了大孙子的嘴。</P>

他们家大孙子被清风书院开除的事,除了他们自家人,就只有温家村的村长和族长知道。</P>

这不是啥有光彩的事,反正也能解决,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P>

温华的目光环视走过来看热闹的村民。</P>

他自从来清河村之后,这里的每个人都会用尊敬崇拜的眼神看着他,好像他是什么圣人。</P>

哪怕是村里多嘴的妇人、混不吝的无赖、或是偷懒耍滑的混混,这些人看到他都会避着走。</P>

他知道读书人的身份在这个没有读书人的村里非常神圣。</P>

村民们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来读书认字,是因为他是读书人,是因为坚信他能考中秀才。</P>

事实上,他早就没了这个资格。</P>

他必须要跟所有人把这件事说清楚。</P>

“我因为某些原因被清风书院开除,失去了继续科举的资格,也就是说,我这辈子都只能是个童生。”</P>

“啥?!”</P>

“这话啥意思,我咋听不懂?”</P>

“温家村的人不是说他们村要出秀才老爷了吗?”</P>

“温华说他不能再考试,意思应该是不能去青州赶考了吧,连赶考都去不成,哪能中秀才?”</P>

叶琛家院子门口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P>

他着实没想到温华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公开这件事。</P>

他看向这个侄儿,眼神清明,背脊挺直,无论村民议论什么,他都坦然受之。</P>

这样的心性,以后必有大出息。</P>

温老太的脸色铁青。</P>

在温家庄众人不可思议的眼神中,直接咆哮道:“痴心妄想,一群贱民也不撒泡尿照照,看看自己什么模样,就凭你们也配让我孙儿做你们家孩子的先生!</P>

我家华儿是什么人!那是文曲星下凡!将来一定要中秀才,中举人的,那是要侍奉皇帝的,你们谁都不配。”</P>

在温老太的咆哮下,清河村的乡亲们都沉默了。</P>

他们知道,即便是温华真的不能继续科举了,但他还是童生。</P>

清河村除了叶老蔫这个连童生都不算的读书人,还真的没有识几个字的。</P>

而且,通过这段时间和温华相处,村里人深刻地认识到,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叫叶老蔫。</P>

温华这孩子,即便是穿着赤脚,穿着补丁衣服,依然像是寒光四射的宝剑,跟他们这些贫苦的农人,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P>

他们自知,他们这一生,大抵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过下去,那一座座不为人知的坟茔,就是他们最好的归宿了。</P>

可是他们却真诚地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像温华一样,读书识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