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舆论愈发激烈,逐渐开始有一些学生进行反战游行,甚至静坐在衙门外表示抗议,这给官府的日常运作带来巨大的麻烦,同时一些官员难免受到影响,又将这种思想带入朝堂之上。
此时,由于越王徐晋身在岭南,夏国的政事是由南书房群臣主导的,南书房又分为“行走大臣”和“执事大臣”,前者相当于智囊幕僚,提供意见参考,而吏部尚书颜昭和户部尚书老于身为执事大臣,在越王离开的这段时间内,是拥有很大的决断权,不过要两个人都同意才行。
“我从未看走过眼,没想到却小看了这个杨嗣昌。”
桂林王城的南书房内,众大臣正聚在一起,商讨着近日岭南地区的反战浪潮,执事大臣颜昭铁青着脸,将那份奏折往桌子上狠狠一摔:
“昨日有数百人在桂林城郊的军营门口进行游行,遭到卫戍军的驱逐,期间一度爆发冲突,导致五名百姓受伤。”
“你们看看!这像话吗?”
关于最近突然兴起的民间舆论,很快便被内统局察觉,并将相关情报分享给了南书房,实际上经过调查,内统局很快便查出这事是北边搞的鬼,明廷通过商队等各种途径向大夏境内渗透,收买.拉拢了一批精明份子,于各地散播别有用心的言论。
这时毫无疑问是杨嗣昌干的,南书房众人用脚后跟都能猜出来,因为明廷那边唯有此人对大夏的了解最深,而大夏就是首先在攻打沐天波时采取舆论战的。
“伪明的人能渗透进来,这事必须要追究边防巡查队和内统局的责任!”
户部尚书兼执事大臣老于气呼呼的骂道:“军部和内统局这帮兔崽子,我看应该全部抓起来法办。”
众行走大臣闻言只能憋笑,这两个部门谁敢抓?除了越王本人之外谁都管不到,再说了,论级别而言,人家军部可比南书房高的多。
“法办不法办的先不提,只有等大王回来再说。”颜昭皱了皱眉道:“当务之急是讨论该如何应对舆论危机,这是咱们南书房成立以来头一次单干,必须将这事办好了,还得办的漂亮,否则会让大王觉得咱们无能至极。”
众人非常认可这个说法,于是嗡嗡嗡的讨论起来,过了片刻行走大臣杜维宪缓缓开口,此人乃是状元出身:
“依我看,咱们应当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
“既然伪明要玩舆论战,那咱们也用同样的方式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