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将军英勇无敌,单枪匹马闯入数千曹军阵地寻找兰陵侯,尔后又全身而退在典韦手中救主,这事谁人不知。”徐庶面露狐疑,不晓得吕布为什么这么问。
“那伱可知,他在公孙瓒麾下不过是一介军侯,后来还在常山赋闲三年。”
徐庶点了点头,“此事在下也有耳闻,听说是兰陵侯于阡陌之中识得千里马,温侯书信十三封,终请得赵将军出山相助。”
“说的好,我女婿有伯乐之才,便是籍籍无名之辈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在我女婿囊括之中。”
吕布食指中指并拢,指向徐庶,“便如你徐元直之名,就是允文告知于我。”
关于林墨能识人断物的本领,他也曾听过,比如甘兴霸,比如徐文向,比如赵子龙,只是徐庶很意外自己竟也在对方的囊括之中。
不过,徐庶对于自己的才华还是很有信心的,只是不了解林墨为何能知道这么多的事情,一时间更为好奇了。
“元直,你既然选择留在了紫阳书院,自然是与我们志向相同,以后还望以诚相待。”
徐庶对着吕布做了个揖,“温侯当年手刃国贼,今又欲救天子出狼窝,在下虽不才,却愿意竭诚辅佐,略尽绵薄之力。”
光是这句话就足以让林墨肯定自己的判断,他也是个有气节的人,对大汉忠诚。
虽然老刘家如今已是人才凋敝,朝廷式微,可天下间还是有不少人心向汉室的。
这也是翁婿两人要给徐庶上一堂课的原因。
“元直,我且问你,当今国贼是谁?”林墨突然开口发问。
“曹操内挟天子以自重外凌诸侯以自威。如今的朝廷在其淫威之下,早已纲常沦丧、礼乐崩塌,曹操自是国贼,兰陵侯何必明知故问?”徐庶说这话的时候,昂首挺胸,肃目起敬。
“对,不全对。”
林墨朝着徐庶走前两步,目视着他,不急不缓道:“还有一个国贼,袁绍。”
徐庶眸子微微一沉,试探道:“兰陵侯说的可是袁绍不救天子这事?”
“当时,天子已诏令各路诸侯勤王保驾,袁绍完全可以从邺县派快马赶赴东都洛阳救援,可他却没去,个中道理,还需要我再言明吗?”
关于这件事,他在荆州的时候就跟司马徽、庞统他们几个都谈论过,基本可以肯定袁绍目光短浅,忙着进军并州鲸吞公孙瓒的地盘,否则,以他当时的实力,曹操肯定抢不过。
一个称帝,一个不奉天子诏令,袁家这对兄弟,也算愧对四世三公的汉室圈养了。
“这件事袁绍确实昏昧了些,至多也是未尽臣道,论不上国贼之名吧?”徐庶对袁绍也没什么好的观感。
“眼下是没有,可你细想,一个能把吞并他人州郡看的比营救天子还重要的人,未来若是灭了曹操,不会成为第二个曹操吗?”
林墨辞色锋利,目光灼灼,端的一副忠臣帝党的做派,冷声道:“还有一件事不知元直知否,袁术兵败后曾向北国求援,袁绍怎么做的你知道吗?他竟然选择了接纳。
袁术可是篡逆称帝之人,袁绍如此行径,难道不是附逆吗?这等人,不算国贼吗?”
徐庶是何等样聪明的人,当然知道林墨说的句句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