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根本不是他放的,是有人故意在陷害他。</P>
楚景行说数日前,那便不可能是镇国公府。</P>
镇国公在昨日之前根本不知道他们血液能够炼制长生丹这件事。</P>
而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玉姬公主与外公。</P>
若是玉姬公主,只能说找错了合作对象,被背刺,也是活该!</P>
若是外公……</P>
“据查,这股流言正是在驿馆纵火案发生之后的两日后出现的。”</P>
“而这股流言一经出现,京城内便多了许多猜测,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镇国公为了掩盖池家人血液的秘密,不惜杀害北国国师与使臣一行数十人。”</P>
“不得不说,这流言出现的时机着实是巧,就像是专门为镇国公提供杀害北国国师和使臣的动机一般。”</P>
“不知二皇弟对此可有什么要说的?”</P>
楚景行从众位朝臣身上收回目光,望向异常沉默的楚以宁。</P>
楚以宁眼睫微动,却没有看向任何人,依然保持着沉默。</P>
“刑部尚书吕大人、大理寺卿赵大人、以及御史大夫秦大人全部在场,说一句三司会审也使得,又有父皇旁听,断不会让人冤枉了二皇弟你去。”</P>
“二皇弟还是有什么说什么吧?如此缄口不言,岂不是默认了罪行。”</P>
楚以宁依然沉默以对,只是眼睫颤抖的更加厉害了。</P>
等了片刻,楚景行叹息一声,说道:</P>
“既如此,父皇与诸位大人见证。”</P>
“鉴于此前种种,本官只能认定,是二皇弟你指使龙影卫杀害北国使臣,被南祁细作发现端倪,为杀两人灭口,不慎引发城西暴动。”</P>
“而你没想到事情会闹大,只能安排龙影卫远离京城,然后故意散播莫须有的谣言,就是为了提供镇国公杀害北国使臣的动机。”</P>
“目的就是将暗害北国使臣的罪名栽赃给镇国公,而你为何要这么做,便只有你自己清楚了。”</P>
话虽这样说,但在场的众人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是为了什么。</P>
不就是为了除掉池家,好给萧家让路吗?</P>
没有了池家,最大的得利者便是萧家,甚至连太子之位恐怕都要易主了。</P>
二皇子当真是好算计!</P>
洗尘宴时,便因与玉姬公主示好,被皇上罚了禁闭,转眼便将北国使臣杀了去。</P>
若不是被南祁细作掺和了一脚,露出破绽,怕是任谁都不会怀疑到他的头上!</P>
思及此,众位大臣纷纷摇头感叹。</P>
这等诡谲心思,若是用到政事上,不知已立下多少功劳,何愁无人拥护!</P>
偏偏……</P>
就在文德帝眉头越皱越紧之时,一名小太监悄悄溜了进来。</P>
听完他的禀报,王总管挥手让他下去,这才在文德帝耳边小声道:</P>
“皇上,太子殿下求见。”</P>
文德帝闻言,不悦道:</P>
“此时他不在国子监读书,跑来这里做什么?胡闹!”</P>
“这……”</P>
王总管犹豫一瞬,硬着头皮道:</P>
“太子殿下说,他知道您在处理北国使臣一案,但他有话要说。”</P>
“让他离开,这是议政殿,不是他该来的地方。”文德帝不容反驳道。</P>
“是。”</P>
两人的声音虽小,但在场众人的耳朵灵得很。</P>
王总管还没走出两步,御史大夫秦大人已从座椅上起身,拱手道:</P>
“皇上,太子殿下性情沉稳,举止有度,此番定是有不得不说的要事,若是与案情有关,何不听上一听?”</P>
其他几人也跟着附和了两句,文德帝无奈只能同意。</P>
片刻后,太子缓步而入,他站在大殿中央,不卑不亢道:</P>
“父皇,儿臣前来是为了替儿臣伴读池怀瑾讨个公道。”</P>
此话一出,一直沉默不语的楚以宁,猛地抬起头。</P>
他不敢置信地看着太子楚牧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