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执棋落子(1 / 2)

楚牧野双手揣在袖中,立于上方,静静聆听着下方的官员们从定罪争论到粮草,从粮草吵嚷到战事,从战事吵到亡国。

他只觉得心头阵阵发紧,一度以为文德帝就是想把亡国的黑锅甩在他的头上,才会让他把正在带兵打仗的将军传召回来。

毕竟,他虽年纪尚小,但大楚目前的严峻形势他还是能看得清楚的。

大哥和太傅也会详尽地逐一为他剖析讲解。

大楚朝堂良将匮乏,内部难民众多,外部强敌虎视,稍有差池,便是亡国之祸。

可母后仍被父皇掌控在手中,他究竟该如何取舍?

难道忠孝当真就无法两全吗?

一连三天,朝堂之上争吵之声不绝于耳,京城之中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京城的米粮铺子前,每日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米价粮价仿若脱缰的野马,一路飙升。

从最初的三十文一斤,疯狂涨到一百五十文一斤,价格竟然足足翻了五倍有余。

可即便如此,米粮依旧是供不应求。

百姓们为了买到粮食,争得面红耳赤,一个个挤破脑袋往里冲,时不时就要爆发一场激烈的斗殴事件。

为了维持京城的稳定,守卫京城治安的卫兵不得已将所有难民驱逐出城。

原先施粥的大户人家一下子少了一半,难民越来越多,粥却越来越少。

难民们顿时陷入了绝望与恐慌之中,他们开始躁动不安。

时常成群结队地聚集在城门外,声嘶力竭地大声呼喊着要求开城门放他们进城。

甚至出现了撞击城门,试图强行闯入的情形。

京城里的气氛一日比一日紧张,全城百姓心里都绷紧了一根弦,仿佛随时都会崩断。

然而,就在官员们依旧没能吵出个结果,楚牧野被搞得焦头烂额之时,大楚与北国的再一次交战骤然爆发了。

东宫,书房。

楚牧野与楚景行正在商议该如何为池家军筹集粮草之事。

即便要想办法将镇国公诓骗回京,但也不能放任池家军无粮可用,否则这与将大楚城池拱手让人有何区别。

消息传来时,楚牧野的手剧烈一颤,直接打翻了手里的茶盏。

他霍然站起身来,“竟如此之快!”

“粮草不足乃是大忌,败局之象已定。”楚景行忍不住慨叹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不会的,镇国公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要相信他。”

楚牧野嘴上说着相信,可脸上却苍白如纸,显得毫无说服力。

他如今才七岁,夫子们教的东西学得再好,也终是纸上谈兵,他第一次接触政务,便是如此棘手的问题,整个人都有些慌乱,下意识道:

“孤,孤去找父皇。”

楚景行点头,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也只能深深叹口气。

整个朝堂四分五裂,除了他们一系的人,还有二皇子勾结的党羽,如今横加阻碍的就是他们,这也导致无论太子下达什么命令,都无法顺利实施下去。

与父皇相比,四弟这个太子到底还是欠缺了些威严和底气,镇不住那些个大臣。

这个时候,也唯有请父皇“出山”才能解决。

……

京城茶庄,阳光柔和地洒在庭院中,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此处氛围宁静祥和,与京城内弥漫的恐慌全然不同。

靖宣已经一连来了这里数日,就为了盯梢二皇子。

此时,他正翘着二郎腿,坐在院子的石桌边,对面就是一脸笑意的楚以宁。

他的心腹恭顺地侍奉在旁,将茶水徐徐注入茶盏:

“殿下真是深谋远虑,多日前便安排咱们的人在酒楼茶楼等处,不遗余力地鼓吹镇国公的本事,原是为了今日这一遭。”

“您是没瞧见那些百姓的嘴脸,上前一刻还在说着池将军一定会再次打入北国皇城,下一刻便纷纷咒骂起镇国公来。”

“再加上咱们的人在暗中引导,不出半日,镇国公多年来的好名声便全毁了,到时人还没押解回京,就已经是咱们全大楚的罪人了。”

二皇子端起茶杯,微微吹散茶杯中升腾起的袅袅热气,浅抿一口,而后才道:

“你以为本殿只做了这么一点?倘若如此,你未免也太小看本殿了。”

那心腹听闻,脸上瞬间浮现出惊诧的神色。

“殿下还做了什么?恕奴才愚钝,就只瞧出这一星半点。”

楚以宁微微扬起嘴角,“本殿早就知道父皇不会善罢甘休,因而早早重新筹谋部署,可知本殿缘何要离开京城?”

“奴才不知。”那心腹摇头。

“池衡被北国大军牵制在北疆,本殿又不在京城,你觉得太子会如何?”楚以宁反问。

那心腹猜测道:“太子会按捺不住?应该不会吧!如今太子代掌天子之权,没有道理会这般行事。”

“天真!”楚以宁斜睨他一眼,“父皇是何许人?你以为他会真心将自己手中的权柄分出去?”

“这只是其一,本殿既已搭好戏台,又怎会容他不登台大唱一出夺位的好戏。”

楚以宁放下茶盏,茶盏碰撞到石桌,发出“咔哒”一声清脆声响,笑道:

“所以,本殿为他设下一道考验,本殿遣人将各处难民驱赶至京城,又让本殿的人在朝堂上处处与他作对为难。”

“前后围困之下,他只有一条路可走!而走到尽头,他会发现这条路通向的是十死无生的悬崖绝壁,而本殿才是最后的赢家。”

“殿下英明!”那心腹谄媚地恭维道:“不过,您还少说了一个呢!若不是您当机立断通知北国开战,给太子再添一道难题,哪能有如今这般有意思的局面。”

“与您运筹帷幄的本事相比,镇国公算什么!到手的粮草都能被劫走!”

“太子又算什么!他连京城里的这点小事都处理不了!您是没瞧见那天难民差点把京城的城门撞破了。”

“殿下,只有您才有资格荣登那至尊之位,大楚在您的治理之下必定能成为四国魁首,令北国、东旭和南祁对咱们俯首称臣。”

这话听着令人舒坦,楚以宁斜靠在椅背上,神情轻松惬意,嘴里哼唱着小曲。

他没说的是,难民缺粮,池家军缺粮,大楚无粮,而他却早已囤积两百万担粮草。

只待大军一到,吃饱喝足,便可为他铲除前路上的所有阻碍。

父皇、太子、镇国公……统统去死!

而他是为父报仇,肃清乱臣贼子的功臣,是名正言顺的正统继承人。

他盼这一天已经盼得够久了,既然父皇不愿封他做太子,他便自己把皇位抢过来。

谁让他的父皇有眼无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