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王弋的战略(五)(2 / 2)

“康成公说来便是。”</P>

“郑益……”</P>

“不行!”王弋一口回绝。</P>

郑益确实有名声,也确实有才学,但是郑益不行,因为郑益是郑玄的儿子!</P>

“康成公,你应该明白。益恩若是揽下这件事,谁来继承你的学问?”王弋非常不爽,他还没到需要郑玄一家老小为他往死里拼命的地步。</P>

这和仁慈无关,王弋如果连郑玄都敢这么使唤,那么其他世家就会提前找退路了。</P>

那可是郑玄啊,放个屁文坛都能抖三抖的郑玄!一人可以和袁氏、杨氏两个超级世家抗衡的郑玄!</P>

郑玄见状想要解释,不过王弋那凌厉的眼神还是堵上了他的嘴巴。</P>

没人愿意用自己的儿子和名声做赌注,可这是一次机会。</P>

文人不成圣皆是枉然,世家不为孔只能落寞。</P>

郑玄成名靠的是文化,可是想要让家族在这乱世中延续下去,单靠文化是不行的,哪怕身边的大腿是王弋也不成。</P>

郑玄没办法保证自己未来的后人都是聪明人,若是能够步入官场并且得到王弋的信任和器重,那么只要后人没有蠢到极致,郑家想要延续下去没什么问题。</P>

他已经老了,需要为自己的身后事做些打算了。</P>

犹豫了片刻,郑玄终究还是顶不住这份诱惑。</P>

他对着王弋躬身行礼,沉声说道:“为殿下尽忠,吾等在所不惜。”</P>

一瞬间!</P>

无尽的悲哀涌向了王弋的心头,他没想到郑玄竟然如此卑微,没了一点儿风骨。</P>

“哼!郑康成,你可知孤最终会将夔音寺放在哪里?”王弋的脸色越说越难看,“五军军务府。你可要想清楚了 ,若是这次他们让孤满意,孤就会将夔音寺划归到五军军务府管辖。”</P>

“殿下,臣……清楚了。”</P>

“罢了!”王弋的眼神中全是失望,非常难过地说,“既然你一意孤行,孤就给你这个机会。五军军务府,哼。郑益恩能不能在那里存活下来,就看你们的本事了。你下去吧。”</P>

“喏。”</P>

郑玄行了一礼,告退离去。</P>

说实话,五军军务府对于郑玄这样的人来说不是好地方。且不说以里面那些人的智力内斗起来有多恐怖,单单军事上出了问题须要担责任就够他受了。</P>

可那又怎么办呢?说都说了,只能硬着头皮做了。</P>

郑玄的表现让王弋非常不爽,哪怕郑玄自己站出来王弋也不会这么生气,结果却整出来这么一出。</P>

他想让文人集团壮大一些,引入一些新的变量。他已经很久没有吸纳新的人才了,不能全靠一些老臣顶着。</P>

唉……老郑玄啊老郑玄!</P>

王弋想想就来气。</P>

不过既然郑玄离开了,王弋给袁家的肉也就到此为止了,先是是时候要给他们套上项圈了。</P>

王弋看向了满宠问:“伯宁,治下造谣者何罪?”</P>

“腰斩,弃市。”满宠的回答依旧是那么简洁明了。</P>

王弋听了很舒心,要是这种惩处手段放在他穿越前的那个时代,那世间该少多少糟心事。</P>

“伯宁,我需要你将这条法令单独独立出来,编撰出一套完整的法令,根据最后谣言造成的影响不同,惩处的力度也要不同。”</P>

“喏。”</P>

满宠对此没有任何意见,不过却提出了一条建议:“殿下,您是想借此展开律法整改的行动吗?会不会早了些……我等还未准备好。”</P>

“整改律法不急。”两人的关注点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王弋解释道,“整改律法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必须徐徐推进。但是这条律令一定要制定仔细,我要的不止是惩处我治下的百姓,若是其他诸侯治下有人造谣,这条律令将支持我发动战争。”</P>

望着王弋越来越冰冷的神色,满宠心中一凛,脸上却颇为兴奋。</P>

这就对了!</P>

律法是天下人的律法,是天下人的行为准则。</P>

既然王弋提出了律法,那么天下人就都应该遵从。</P>

这便是王!</P>

王的命令至高无上!</P>

另:大汉造谣好像不是腰斩弃市,秦朝时是灭族,唐朝是斩首,我选了个折中的。</P>

不过由于秦后虽然对造谣的惩处依旧很严,刑罚却在不断的减弱。而且由于陈胜吴广开了个不太好的头,皇帝起家大多数也是靠着谣言,所有这条律令执行的并不彻底。</P>

如果不是影响重大,对于真正的造谣者官府也懒得查。</P>

而谣言反而成为了统治者的利器,一些特务和政争都会以谣言来构陷对手,钻法令的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