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殿试之日(2 / 2)

太子少保宣读完策问题目,郑王请指示过皇帝后,现在殿前,宣布道:“开考。”</P>

林从简带着余下十名考官一起发放策题与答卷纸。</P>

朱维桢在御座上坐了两刻钟,走下奉天殿丹陛。在考生之间巡视了一圈,而后在潘平身边站定。见他并不慌乱,字迹端正清晰,可策论才写了开头,并未有特别之处,朱维桢又起身回了奉天殿内。</P>

待临近中午的时候,林从简看着时间,敲响了收卷的小铜钟,一百二十八名贡生的策问答案被糊名送到了御前。</P>

光禄寺送来了贡生们的饭菜,朱维桢乘着御辇离开,殿前近卫军换职,其余考官与贡生皆在奉天殿用膳。</P>

用膳过后,十几名考官开始阅卷。</P>

待他们初查过一遍之后,朱维桢方才用过膳食回来。</P>

礼部尚书将可以名列前茅的三十张策文送到御前,其余等人开始二次阅卷。</P>

朱维桢选了九张言之有物的策问出来,太子少保与翰林大学士、礼部尚书互相传阅了这九份策问。</P>

此时,其余九十八张策问已经被堂下郑王与林从简带领的其余阅卷官查阅过第二遍,其中有优秀者,被郑王呈给了皇帝,其余几十份策问卷则被他们十几人商讨过后,分成了两份。</P>

朱维桢看过郑王奉上来的几张试题后,挑了两份出来,一道递给了礼部尚书。</P>

郑王同林从简再阅被皇帝挑选过后的二十几张策问。</P>

而兴安则出殿传召被太子少保三人排好名次的十一人进殿。</P>

太子少保则根据这十一人所答策问向他们提问,等其皆作答退下后,方同皇帝议起一甲人选。</P>

其中兴化府乡试头名王锦钰,在会试之时得了第二名,他的策问言之有物,不光分析了朝廷对西梁的外交政策,还对于靖怀郡、抚州一路其余几个小势力的外交、以及边防配合做了点评。</P>

他的笔风流畅又多了几分锐气,翰林大学士对其的文章赞不绝口,等见其人今年尚且才二十有七,一力推举他成为今科探花。</P>

还是太子少保刚在御前问答过几人后,觉得其御前恭而不畏,谈吐条理分明,关键是其支持朝廷与西梁战事立场、附和皇帝政治心意,便一力举荐其为状元。</P>

朱维桢听了他们几人意见,之后将王锦钰点为状元之后,又选出了本次殿试的榜眼、探花。</P>

剩下一百多份试题,再由礼部尚书与翰林大学士查阅第三次,二人皆对其中进士与同进士分批无异后,再次对其进行排名。</P>

待酉时之前,郑王、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翰林大学士以及其他阅卷官对其排名皆无异议之后。</P>

朱维桢又查阅了前二十名的策问卷,太子少保则提笔在皇榜上写下新科进士名次。</P>

翰林大学士则拿起空白圣旨,誊写进士名录。</P>

待他们放下笔墨,朱维桢看过之后,盖上玉玺与礼部玉印,郑王捧起圣旨出殿,宣召还未离宫的贡生道:“兴元二年殿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四十七人,赐进士出身;三甲七十八人,赐同进士出身……</P>

之后鸿胪官出殿传制、唱名,林从简则捧着太子少保提笔写下的皇榜,由鼓乐导引,在宫门外张挂。</P>

皇榜张挂毕,早已等在顺天府官员待被赐予状元朝服冠带的状元出宫,用伞盖、仪仗、随从送今科状元归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