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平之年(2 / 2)

汉倾逐鼎 墨山烟云 1742 字 10个月前

生性邪癖,心胸狭隘,摒弃骨肉。无才无德,妄自尊大,弄权欺君,戕害汉室忠臣,篡取汉帝皇位,侵夺旧都洛阳,变更天下法统。

危害江山社稷,刘氏先帝难安,神人之所共愤,天地之所难容。

今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汉中王刘备刘玄德奉汉帝诏,上应天意,下顺人心。

起荆、益、凉、雍四州兵马三十万,分兵四路讨伐逆贼。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奉命自荆州起兵十万,直取洛阳,扫除奸凶,迎奉天子,还于旧都。

途经郡县,切勿惊慌,严明军纪,不犯秋毫,百姓可安。

有志之士,共襄大事,护佑天子,铲除强暴,功成之日,封侯拜将,凌烟留名,名垂青史,万古流芳,天地为证,决不相负。

关羽满意道:“元直文笔不错,干脆分发各州郡好了!”

徐庶道:“发是要发,不过不是现在,等我大军赶到梁县,转战陆浑时再发出!”

洛阳城中张灯结彩,这是曹丕称帝第一个元旦,称帝的庆典连着元旦,曹丕在殿中设宴,要宴请众大臣,好好庆祝。

夏侯尚的信使到达。曹丕接到战报看罢,召集夏侯惇、曹仁、于禁、陈群、蒋济、司马懿议事。

曹丕用手指点着桌案道:“众卿家,夏侯尚的战报都看看,关羽动手的速度出乎朕意料。”

顿了一顿曹丕继续道:“如朕所想,孙权不可信,朕加封吴王立即被他泄露给刘备,滑头,两面讨好。

不过让朕意外的是关羽反应速度,按照朕之所料,朕代汉建魏这种大事关羽至少应该禀明刘备,现在桓阶刚回来一天,关羽大军已经在两天前围住南阳,事有蹊跷,众卿跟朕议一议。”

众人听曹丕说完,夏侯惇马上道:“陛下,夏侯尚估计贼兵三万到五万之间,关羽没露面,可能后续还有贼兵。南阳是护卫洛阳的屏障,不可迟疑,当速速发兵支援!”

曹丕安抚道:“大将军言之有理,不过现在需商议进兵之法,要打就要配合南阳守军歼灭贼军,而不是赶跑他们!”

曹丕看向陈群、蒋济、司马懿三人。蒋济先开口道:“陛下,臣思量片刻,感觉关羽好似早有预谋!”

曹丕有了兴致道:“是吗,说说理由!”

蒋济道:“陛下承天代汉,孙权通风报信,关羽离江东近先于刘备知晓没什么奇怪,怪的是不过这么大的事关羽在不和刘备商议就尽出荆州主力北上说不过去。

其他且不论,单讲用兵,元旦临近,将士们多盼望与家人团聚,关羽善待士卒,素有恩义不假,可要在三两天这么短的时间内,强行征召士卒离开家人集结参战,士气和军心能不能保证难说。

再就是粮草,大军出征确实可以携带粮草,但那是有限的,而夏侯尚战报说贼军伐木建屋,这是想长期围困,自然要保证粮草长期供应。冬季雨水少,南阳附近的河流会结冰,关羽想用粮草运粮不太容易。

洛阳、长安皆有重兵,支援南阳十日便可抵达,关羽如果没有得到刘备允许,自顾自出兵那他就没有援军。

盲目的攻打南阳,必然陷入内有坚城,外有援军的危险境地,非常容易全军覆没,因此臣的意思是关羽可能在刘备授意下出兵围攻南阳!”

曹丕赞同道:“言之有理,关羽名将,不会干这种蠢事,子通的话让朕刚想到关羽另外的意图。

那就是关羽故作姿态,朕继承大统,刘备自然举着他那个‘兴复汉室’的破旗招摇撞骗,关羽会不会故意带十余日的粮草,引诱我军支援,实则等我大军快到,他正好粮尽退兵。

对外宣称自己已然尽力,无奈时间仓促,准备不足,粮尽退兵,而攻下棘阳则是拿得出手的战果。这样既避免与朕大军正面交锋,还维系了他所谓的汉室忠臣的形象。”众人暗自点头。

司马懿道:“陛下言之有理,臣想到一计,陛下可试试!”

曹丕笑道:“仲达,朕洗耳恭听!”

?

写的看起来有点乱,可以对照着时间线看看,等关羽、甘宁、邓艾合兵后就比较清晰了。

12月二十八日晚关羽从樊城出发。

甘宁袭取棘阳,当晚破城。

庞德、关平偷袭鲁阳、梁县,关羽随后跟进。

12月二十九,甘宁包围南阳,夏侯尚派人往许昌求援。

12月三十,甘宁率两万兵马离开南阳往陆浑方向而去。

庞德袭破鲁阳。

1月一日,关羽进入鲁阳修整。

庞德往梁县会合关平,习珍随后跟进。

冯习、宗预等赶往南阳城下,邓艾率两万兵马离开南阳往陆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