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成吉思汗从金地退出(2 / 2)

终于,三合拔都想出来了,他眉飞色舞地对成吉思汗说:“大汗,是不是这样,西夏和金国关系很好,所以金国对西夏不曾防备,我们要是从西夏出发,金国也疏于防范,对我们有利?”

成吉思汗笑着对三合拔都说:“好小子,会动脑子了,就是这么回事。”

三合拔都得到成吉思汗的夸奖,高兴异常,带着万人的骑兵队伍向着西夏出发了。

经过几天的艰苦行军,三合拔都军抵达西夏。

其时西夏已经臣服于蒙古。成吉思汗还让西夏王继续留任其位。

三合拔都很快从西夏出发,很快到达潼关。三合拔都观察潼关,只见潼关门户禁闭,有金国重兵把守,不易攻取。况且这里是金国的大后方,盲目的好战,会耽误大汗的主旨。

三合拔都是个好动脑子的年轻将领,他记住大汗不可恋战的旨意,带领他的军队绕过潼关,向着金都南京进发了。当三合拔都军进兵之开封附近时,遇到金兵的大批援军赶到,三合拔都不得不停下脚步,与金援军一阵激战。

三合拔都看出,他的人少,况且在人家的后方,要是交战下去,会对自己不利。三合拔都果断地撤出战斗,率军再一次攻克潼关,又攻克陕州(今三门峡市),出其不意地来到南京城下。

蒙古军的突然出现,把处在歌舞升平氛围中的金帝吓出一身冷汗。他急忙下令尽一切力量包围首都,包围皇上。于是,一时南京城外大批军队云集,摆出与蒙古军决战的架势。

三合拔都一下看出,金国兵马众多,不宜恋战,战下去没有好处。三合拔都遂下令他的军队北渡长江,又快速渡过黄河,回到北京。

此次深入金地,三合拔都损兵两千多,可以看出,金国的实力还很强,其实力足以与我军决一死战。

成吉思汗听到这个消息,久久站在那里,他的神情

越来越严肃,默不作声。现在,快速灭掉金国是不可能的,况且西夏那边还有事,有必要出兵解决。

于是,成吉思汗决定从金国撤兵。1217年,历尽七年的蒙金交战,至此告一段落。

在成吉思汗军撤出后,金国很快就恢复了对失地的占领,对金国这个无赖来说,不长期坚持与之作战,那是不可能的。成吉思汗决定,欲置一位优秀的指挥员,坚持在这里长期战斗,与之周旋,与之对峙,给金国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如同芒刺在背,搞得金国坐卧不安,吃饭不香。

谁能担此大任?留给他的军队不可能多,他带着这么点军队与金朝作战,周旋,对峙。

成吉思汗想到了木华黎。木华黎是成吉思汗军营里的“四杰”之一,他是成吉思汗不可或缺的人。他有智慧,有胆量,办事稳妥,深得成吉思汗的器重。因此,成吉思汗曾经说过他和木华黎的关系“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

成吉思汗果断地决定,留下木华黎全权指挥金境内的各支抗金队伍,负责抗金队伍的具体事宜,毋须请示报告,一切事务自行决定。然而只给木华黎13万蒙古军队。

成吉思汗还给木华黎一面九游大旗,这相当于尚方宝剑,并告诸将:“木华黎见此旗,以出号令,如朕亲临也。”

末了,成吉思汗告诫木华黎:“大队人马对随我西征而去,没有人帮你,只给你留下很少的兵马,你具体事项具体解决,可以召集各地的抗金力量,以为己用,具体办法由你具体去决定吧。”

木华黎的确遵循成吉思汗的教导,忠实地执行成吉思汗的战略意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出几年,就在金国地面便开创了新局面。1220年,木华黎略定辽西、河北、山西、山东等地,接着,木华黎渡过黄河,夺取陕北、关中、津南等地。成吉思汗退去后,木华黎的反金战斗,成为对金作战的主要战场。

他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主要是继承和发扬了成吉思汗的战略战术,充分利用金国境内的各种矛盾,招纳和重用了60多民族的反金农民武装和地主武装,来为蒙古争城夺地,瓦解敌军,壮大自己。

在此期间,木华黎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认真采取汉将的意见,改变蒙古军中的不合理的行为习惯,不嗜杀,禁剽掠,释放反复者,注意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注意占领地区的治理,巩固了后方基地。

木华黎争取的对象有石天泽,石天倪等多支地主武装。

木华黎的反金斗争是成吉思汗整个战争的一部分,正因为有木花黎卓越的顽强斗争,成吉思汗才得以放手西进,发动对于西方的战争。可以说,没有木华黎的顽强的敌后斗争,就没有成吉思汗的光辉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