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朱允熞:这是坑自己了?阳谋!(1 / 2)

朱允熞的心情很不错。

处理好了朱允炆的事情,著书也得到了老朱的许可。

他又即将以皇太孙的身份监国,处理国事。

从些大展拳脚,全方位改造大明。

但这种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

很快,便迎来了当头痛击!

他也体验到了什么叫“坑爹”,哦,不,是“坑自己”。

正式册立太孙的程序非常繁锁,在朝堂上宣布立储君,只是前奏而已。

接下来还有十分繁锁的礼仪,祭告天地,宗庙,社稷。

光是站在那里听祭文,按照要求不断的行礼,行礼,再行礼,朱允熞就感到整个人都麻了。

封建礼教果然吃人,光是这一整套复杂繁锁的礼仪,都能将人给折磨死。

他才七岁,小身板真的禁受不起。

好不容易总算结束,太监又拿出圣旨。

“朕年老体衰,国事繁重,实难负担。思国家大事不可不理,一日万机不可久旷,兹命皇太孙持玺升文华殿,分理庶政,抚军监国。百司所奏之事,皆启皇太孙决之。”

朱允熞接了旨,松了口气。

从今往后,就开始监国了!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切才只是开始。

当他正式进入文华殿开始处理政务的时候,便立即被堆积如山的奏章给吓呆了。

“这是今日百官所上的奏章吗”朱允熞揉了揉眼睛,有点难以置信。

这tm将他劈成两半,一个人变成两个人,也不可能看完啊!

更别说批阅处理了。

朱允熞很无奈,坐到案前,怔了半晌,才拿起一本奏章,看了起来。

不管怎么说,总是要干起活来才行的。

但接下来,他的头更大了。

奏章写得十分文雅,通俗点的说,就是废话一大堆,正事不多。

但还不止如此。

最关键是,奏章中还有许多生僻字,以及没有标点符号,句与句完全不分开。

好吧。

他前世因为练毛笔字,学过繁体字,水平还不算太差。

对古文也有所涉及。

这一世虽然只有七岁,但毕竟是皇家子弟,三岁就开始读书习字,也已经认得不少字了。

穿越过来之后,结合了两世的记忆,更加有所增进。

看这些奏章,有些吃力,但还是勉强能看懂。

可没有标点符号,阅读的速度,又立即下降了一大半。

实际上,古代很早就有标点符号,只是不常用,也不规范。

大部分时候,文人们更喜欢运用“之乎者也”等语气助词来断句。

读书人开始识文习字,首先就是“明句读”。

也就是弄明白哪里应该断句。

看完一本奏章,朱允熞呆坐在那里。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他已经不自觉的发出了人生三问。

这封奏章将废话文学运用得出神入化,明明三言两语就可以交待清楚的事情,却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

他看得那叫一个累啊!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为了这个问题,据说老朱也曾经三令五申,让臣子们不要这样写奏章,有事说事,别说废话。

可这些读书人偏不听!

老朱为此不惜写大白话圣旨,想让他们明白应该怎么正确说话。

但还是没用。

奏章中的废话依然没有减少。

最后,就连老朱都徒叹奈何,只能自己受苦受累,花更多的时候看奏章。

毕竟,还是要让这些读书人去治理天下。

总不能用不认识字的文盲吧

他们也写不了奏章啊!

老朱都没办法解决的问题,他现在刚刚监国理政,又能如何呢

原本还野心勃勃,想着要办军事学堂,要编纂《洪武大典》,要写书传世,开启现代文明。

无数的想法,无数的宏伟蓝图,在这一刻,都被无情的掐灭。

现在看来,刚是批阅完奏章,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更别说做其他事情了。

麻了。

真的麻了。

我还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我还想享受美好的生活啊!

这根本就是我不能承受之重。

这一回,朱允熞真是欲哭无泪。

这就是996都看不完啊!

资本家都没这么狠啊!

更别说他还是“童工”了。

朱允熞万般无奈的拿起第二本奏章。

看不完怎么办

好像真没啥办法。

只能看一点,算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