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没有装备,等于剑客没有了剑!发挥不了最强的战力!必须尽快为他们配齐装备!”
“我以建军自守为由,向袁术借步军装备万套。不知道,袁术答应了没有。就算没有万,先来1千应应急也行。”
“都昌校尉部,只是第一支军队!一旦达成一统北海郡国的目标,就需要组建数支军队。装备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装备制造,核心是技术!有了技术,自己生产,才是王道!靠借靠买,始终只能临时应付,不是长久之计。”
“技术,依靠自己研发,费时费力,研发资金也是不足的。”
“难!”
哗~
卫铭消失在秘室中。
……
民政院。
卫东正在安排人手,进行技术竹卷的研究。
这些技术竹卷,来自于六年前卫铭在‘汶上集’的黄巾手中所得。共86种技术竹卷。
其中,7种,已经转化为生产能力,为都昌县提供了48种郡内独有的商品,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县的经济,发展的已经够好,远超郡内其它县。”
“但是,我县培养着大量的修魂者,民生工程也是最好的,各种支出,已经到达了经济的临界点!再支出,必然拖累发展速度。毕竟,只是一个县的经济,无法承受太多。”
“为了配合夺取北海郡国之后的经济发展形势,余下的这最困难的14种技术,要抓紧研究!”
“只是这些竹卷都是经济商品,没有一件涉及装备商品,不能解装备匮乏的燃眉之急。”
卫东查阅着一件件竹卷。
“大人,南阳的信件!”差役报道。
“南阳?”卫东一喜,接过信件,直去前院大堂。
……
前院大堂,卫铭跪坐北案,批示文书。
“主公!”卫东快速进来,“南阳回信。”
“哦?”卫铭抬头,信件已经递到面前。
快速拆开,一览,卫铭将竹简重重按在案上。
“不肯借?”卫东问。
卫铭点头,“需要花钱买!而且,价格不菲!装备制造技术,目前只有袁术、袁绍、曹操几个诸侯拥有。连袁术处都要花钱买,其他诸侯,愿不愿意卖还是未知。”
“只剩下自己研究这条路了!”卫东叹息,随即眼睛一亮,“主公,《烈侯传》中有记载过各种装备的名称,先祖卫讳青更是大司马,或许有装备相关的技术传世。”
“族内物件,都是由族长保管。而我卫氏是大姓,只有庄主,却没有族长。其它大姓的村落,是既有族长又有村长。主公,自从接任庄主之位,可曾保管过什么?或许就有发现。”
卫铭回想道:“一本《烈侯传》,一柄衍神剑,一件黑魂令!除此之外,再无其它。这些,你都是知晓的。”
“宗谱不在主公的手里?”卫东吃惊,“宗谱,向来都是分成两种形式,大挂布与竹卷。一在祠堂,一在族长手中。任何大姓氏都是这般。我原以为,它是在主公的手里保管。”
卫铭摇头,“没有。”
“主公虽不是族长,而我庄,是不设族长的,那竹卷宗谱到哪去了?我可以肯定,它绝对存在过!”卫东续道:“小时候,我就听说过,我庄自从百年前开始,就不设族长。难道是那时遗失了?”
“不,不是遗失!毕竟,祠堂里的大挂布还在。遗失,也是可以补的。显然,是族内不想补。”卫铭恍然,一直醉心发展,从没有关注过它。“百年前,我大卫庄没落;百年前,取消族长;百年前,一支卫氏族人迁出。”
卫东听的瞪大眼睛,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一直以为,百年前的事情,就那样的。“去找十六太公!”
十六太公,已一百一十岁高龄,是卫氏的大寿星,更是整座北海郡国最为长寿的老者。
“主公!”卫门牙走了进来,“蔡琰求见。”
这一个月来,蔡琰几乎每天都来求见,每次都要与卫铭理论许久。尽管每次都没有结果,可是为了小燕,蔡琰一直坚持劝说。除此办法,再无它途。
“主公,我先去安排见十六太公。”卫东拱手。
卫东、卫门牙出了大堂。
卫铭低头,继续批示文书。
紫带飘飘的蔡琰,款款走入。
“县令大人!”蔡琰礼貌的点头,每次来去,不论心情如何,都能做到礼仪周周。“大人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放归小燕?”
卫铭挥动毛笔在文书上画圈,“本县从来没有囚禁过小燕,谈何放归?”
蔡琰并不动怒,在这一个月中,我没少领教你睁眼说瞎话的无赖本事。“大人如此做,究竟图什么?”
“一开始就说的很清楚了。蔡小姐将小燕许配给潘凤,你现在,是要拆散鸳鸯?”卫铭头也没有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