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关于民心的辩论(1 / 2)

高辰在内心暗自苦笑。</P>

“是的,陛下。”</P>

他只能咬牙,将最开始就告知的事情再重复一次。</P>

“民为社稷根本,相信陛下也知道,身居高位不能为民办事,最后只会是亡国之君,所以……”</P>

“所以你们直接将皇帝废除了!”</P>

始皇帝眼里燃烧着怒火。</P>

完全不接受这个回答。</P>

“难道皇帝在位,就不能为国为民?你们……你们真是无法无天!”</P>

始皇帝胸膛不断起伏,显然被气的不行。</P>

皇帝当然能为国为民。</P>

但不是所有皇帝都能做到,也不是所有时间段的皇帝都能做到。</P>

唐朝李隆基,青年也是开创了开元盛世的明君,可人到中年也不免走向昏庸。</P>

再不济,面前的始皇帝自己,不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吗?</P>

作为直面始皇帝怒火的人,高辰非常不好受。</P>

他感觉自己的脊背已经快没有知觉了。</P>

面对愤怒中的始皇帝,他仿佛面对着怒号的寒风。</P>

犹如实质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P>

其他人已经全部瘫倒在地,只剩他和始皇帝还站着。</P>

一人独站高台,一人立于倒地的人群中央。</P>

这就是皇帝。</P>

始皇帝脸色愠怒:“祖宗之礼不可废!”</P>

感受到身上的压力一轻,高辰眼里是藏不住的讶然。</P>

他以为自己刚才要死了。</P>

没想到始皇帝居然放过了他。</P>

看来对方也不完全是冥顽不化的老古董,甚至暴虐之名也是夸大。</P>

高辰的胆子突然大了起来,弯腰拱手道。</P>

“陛下当初设立皇帝,自称功过三皇德高五帝,我以为您是最能体会这句话的人。”</P>

别说祖宗之礼了。</P>

您老可是压根不把老祖宗放在眼里,自夸自己比三皇五帝都强的人。</P>

怎么可能真的在乎他们定下的礼数?</P>

“你……”</P>

始皇帝怒气又要上头,开口却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P>

“朕活了一辈子,竟被一个千年后的小辈看穿,祖宗之礼繁杂无用,但从中自有它的道理。”</P>

“朕废除无用之礼,留下的规矩对你们自然有益。”</P>

那为什么不可能在我们眼里,留下来的规矩里也有繁杂无用,需要废除的东西呢?</P>

高辰在内心反驳。</P>

始皇帝肉眼可见地变得焦躁。</P>

“没有皇帝,民心又该在哪?”</P>

“民众自有需求,他们想要吃饱穿暖,想要儿女幸福家国平安,这些愿望就是民心所向。”</P>

“胡闹!空有愿望无法汇集,算什么民心?”</P>

高辰觉得自己和始皇帝的思想真的有壁。</P>

大家都知道先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太平了才有幸福生活,这为什么不算民心所向之处?</P>

然而始皇帝一个劲地否认,说这种民心如同空中楼阁,有一部分人反叛就无法凝聚。</P>

比如有人希望明年地里有个好收成,有人希望来年经商之路更加顺利。</P>

那么统合的民心就会有两条路子,掌权者对下没有足够的掌控力,就只能选择一条路进行,另一边的人就会消极怠工。</P>

这该如何解决?</P>

高辰解释这不是选择题,完全可以双向进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