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了一晚上的卤肉,经过早上的加热就更香了。</P>
夏幼之把猪肘切片,大肠也切成了一小段,到时候有人要,直接舀起来放碗里称就行。</P>
看起来干净又整洁。</P>
当三人到镇上的城东菜市的时候,赶集的人还不算多。</P>
但菜市门口的位置却都被霸占了。</P>
镇上有规定,每逢集市,菜市门口都是允许附近村的村民拿些自家农产品来售卖。</P>
这样既不用交摊租,又能帮老百姓。</P>
对于这项政策,夏幼之当初听到还夸了一通。</P>
听说是镇上的书记想到的。</P>
当看着门口已经摆满时,夏母不禁有些着急,“之之,这可咋办,都没有位置了,我们该早点出门的。”</P>
“没事,妈。我们先去占个位置。”夏幼之安慰道。</P>
最后在尽头找到了偏僻的位置。</P>
卖吃食,最好就是在菜市场旁边,这样人流大。</P>
来市场买菜的人,大多人都是骑着自行车来的,到了市场门口才推着车进市场。</P>
离市场门口远,还真的没啥机会。</P>
事实也果真跟夏幼之想的一样。</P>
“之之,你说咋办呢?”夏母有些焦虑了。</P>
十点开始,逛集市的人开始多了,但都没有在自家摊位停留。</P>
市场人来车往,灰尘比较大。</P>
为了保持食物的干净,夏幼之并没有打开盖子。</P>
铝锅又盖得严实,香气也只是若有似无地飘着。</P>
“没事,妈。再等等,这才刚开始呢。”夏幼之安慰道。</P>
但夏幼之心里已经在想办法了。</P>
过了一会儿,在夏母焦虑的情绪中,终于盼来了第一个顾客。</P>
“大妹子,你家锅里卖的啥,我闻着咋这么香呢?”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哥笑着问道。</P>
他住镇上的,从小就好吃。</P>
刚骑自行车路过的时候,他就闻着一股味道了。</P>
骑到菜市场门口,他心里痒痒,又折回来,沿着味儿找来了。</P>
“大哥,您鼻子可真灵,这是我家做的卤味。味道可好了。”夏母赶紧说道。</P>
“多少钱一斤呢?”大哥问道。</P>
“卤猪肘四块钱一斤……”夏母话都还没说完,便被一声惊呼打断。</P>
“四块钱一斤?这菜市里的猪肘也不过就是三块一斤,你这卖得也太贵了吧?”大哥闻言吸了一口凉气。</P>
转身推着自行车就要走。</P>
“哎,大哥,你先别走。你先看看我家的这卤味……”夏母焦急地喊道。</P>
“不要不要,这猪肘子太贵了,我吃不起呀。”说着边骑车了自行车。</P>
“便宜点卖给你,要不要……”夏母赶紧喊道。</P>
但那人已经骑着自行车走了。</P>
旁边卖青菜的大姐好笑道,“大妹子,你怕不是想钱想疯了?四块钱一斤的猪肘肉,哪个人会买呀。”</P>
夏母一脸尴尬地笑了,轻叹一声。</P>
一旁的夏幼之全程都在看着,没有吱声。</P>
她这是有意在锻炼夏母的销售能力。</P>
毕竟九月,自己也要上学,最后还是得靠夏母。</P>
“妈,卖东西不能这么卖的。”夏幼之没有理会旁人的话,“咱们这东西就值这个价,这人不买,</P>
总有人要买,上赶不是买卖。价格肯定是不能降的,不然总有人想着你降价。”</P>
她们得树立市场信心,而不是通过降价去获得一时的微薄利润。</P>
否则,后面只会越来越卖不出。</P>
因为人的心理都这样,都想等着降价。</P>
夏母点点头,她也是着急没有办法。</P>
总不能看着这么多肉卖不出去吧?</P>
“妈,你先看着摊。我去趟小姑家。如果有人问价格,一定要按照我们的定价来,一定不能低价卖。”</P>
叮嘱完夏母,夏幼之便离开了。</P>
回来的时候,拉着板车,后面跟着推着车尾的马静兰。</P>
车上放着一个煤炉。</P>
夏母一脸诧异,赶紧上前帮忙。</P>
“之之,你这是……”夏母疑惑地问道。</P>
“妈,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夏幼之笑着说。</P>
马静兰跟夏母打完招呼,便乖巧地站在一边。</P>
刚刚表姐到家里说要借煤炉时,她吓了一跳。</P>
但她没多问,借了邻居的板车,俩人合力拉了过来。</P>
她也很好奇,自己表姐要做什么。</P>
夏幼之没有理会俩人好奇的眼神。</P>
点上了煤炉,把那装着猪肘子的铝锅放到煤炉上小火加热。</P>
没一会儿,那香味便盖不住从铝锅里飘出。</P>
一旁卖青菜的大姐一脸惊讶,“大妹子,这也太香了吧。”</P>
夏母笑笑,“这是我们家的祖传秘方做的,又香又好吃。”</P>
她没有计较刚刚的话。</P>
想来这大姐也是个直爽人。</P>
夏幼之掀开锅,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P>
大姐心里更加惊讶,斜着身子看向锅里。</P>
看到这锅里的卤肉时,口水都要流出来了。</P>
色香味俱全呀!</P>
wap.</P>
/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