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试种棉花(2 / 2)

话说,到了初春了,家里的地怎么个种法,还没什么计划呢。</P>

对于垣墨和周越拿回来的棉花种子,宁老爷子也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种。</P>

周越也不知道,她只好请教了崔夫子。</P>

崔夫子很感兴趣,虽然他也不懂,但他在京里认识的人多啊。</P>

他给在京里的户部为官的朋友去了信,却没有接到回信。</P>

等来等去,京里来人了,原来户部对于北方种棉花,也没什么经验。</P>

但想到棉花的种植是从安西传过来的,那边的气候并不比大辉朝的北方温暖和潮湿。</P>

这边应该可以种的。</P>

后来还是炫墨从崔夫子给他的很多书籍里,找到了一本前人的游记。</P>

里面详细的记载了棉花的种植技术和植株各个时期的管理方法。</P>

还有可能遇到的病虫害。</P>

崔夫子大喜过望,请示朝廷,允许垣墨提前回乡,试验种植棉花。</P>

大辉朝现在种植棉花范围很小,且产量极低。</P>

而大辉每年所需的棉花数量很大,这些钱,大多数都被安西以西的商人还有海外的贸易商赚走了。</P>

如果北方能种植成功棉花,并进行大范围推广,那将是农业上的一个大的飞跃。</P>

崔夫子在宁家待得久了,知道垣墨很喜欢种地,且很喜欢总结经验。</P>

本来棉花种子是他家提出来的,现在让垣墨负责做这件事,朝廷只给少量的钱和种子。</P>

说到底还是朝廷赚了。</P>

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如果成功,就连皇帝,也会被后人在史书上记上一笔。</P>

朝廷很快回复,户部去兵部交涉,只是一个服兵役的小兵而已。</P>

且他服役不到一年,在边关也做了不少东西。</P>

他家给边关将士带了许多福利,那里从上到下,都很说垣墨的好话。</P>

垣墨接到命令再长途跋涉的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四月了。</P>

其实今年的农时,大多已经误了。</P>

不过,北方的大山里,天气还是忽冷忽热,很不稳定。</P>

有的作物,即便种下去,也不一定能存活。</P>

因此北方种地都晚些。</P>

周越和刚风尘仆仆赶到家里的垣墨商量,第二天就开始播种棉花。</P>

朝廷因了让垣墨种棉花才放他提前回家的,今年不种一些棉花下去,说不过去。</P>

为了让种子尽快发芽,周越想啊想啊,想起来一个办法,那就是盖膜。</P>

薄膜没有,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P>

比如麦秆,油纸,甚至周越为了这件事,提前试验了造纸。</P>

再在纸上涂油,做成薄如蝉翼的油纸,用来覆盖种子。</P>

一为了保温,二为了保墒,三为了防止野生动物啃咬种子和幼苗。</P>

事后发现,效果不错。</P>

垣墨也深受启发,天天琢磨这事,他在山里的破地旁搭了一个窝棚,整日吃住在山里。</P>

好么,好不容易崔夫子、炫墨他们从山里下来了,垣墨又住进去了。</P>

不过他的条件还不如山洞里呢,山洞起码不怎么漏雨。</P>

他的窝棚,一下雨就漏,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P>

周越很心疼长子,嘴里嘟囔着:要是有帐篷就好了。</P>

垣墨一听,军队里有帐篷啊,他立刻请宁老爷子给做了一顶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