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商量买地(2 / 2)

“行,这地是村里的,不急,你慢慢看,慢慢商量。”</P>

顿了顿,村长继续道:</P>

“还有一件事,你说的炫墨读书的事,我让远山问了,他这次回来,正好跟你们说说。”</P>

宁远山道:“这去县里读书,花费可不低。</P>

好多人家为了供个读书人,倾家荡产,最后连个秀才都没考上。</P>

你家,你家远才那种,是百里选一的,人聪明,还得有些运气在的。</P>

得祖坟冒青烟才行。</P>

还有,这在县里读书,还只是第一步,考中秀才,得去州府读书。</P>

运气好考中举人,要么捐官,要么继续考,那更是万里挑一的了。</P>

你家远才就是因为没钱,没人,才蹉跎这么多年的。听说……”</P>

“你说事就说事,别总提那个混蛋玩意。”</P>

周越正听得津津有味,村长听儿子总是提起周越的前夫,戳人家肺管子。</P>

赶紧喝止儿子。</P>

“哦哦,我说多了。我的意思就是,你们确定再供一个读书人吗?”</P>

“嗯,远山兄弟说的很有道理。</P>

可我家这么多孩子,前面几个都大了,耽误了。</P>

老四有些天赋,总要试试。</P>

行就行,不行就算了,认命了。</P>

我们再勒紧裤腰带紧吧几年,反正日子苦习惯了。</P>

我家现在的负担也不太重,后面就是清墨的嫁妆,杨墨十四了,还不着急呢。</P>

炫墨十岁,供他到十三,不行就不读了,给他攒娶亲的钱 。”</P>

“垣哥儿也同意?”村长问。</P>

“同意,我弟弟出息了,我也跟着沾光不是?”</P>

垣墨憨厚道。</P>

村长目光复杂的看了看垣墨,把那句“你亲爹的光你都没沾上,还想沾你弟弟的光”咽了回去。</P>

村长叹口气,示意儿子继续。</P>

宁远山道:“我打听了,县学的束修是三年五十两银子,一次性交清是五十两,每年一交是二十两。</P>

另外还要有三节四礼,给三位夫子送猪肉五斤、黍米七斤、时鲜若干。</P>

总的算下来,花费不菲。”</P>

确实花费不低。</P>

家里每年要替清墨交五两银子的罚款,还要负担二十多两银子的束修,那就是三十两。</P>

普通农户,靠着那点地,除了交税和嚼用,确实很难攒下钱。</P>

不过周越有信心,种地有垣墨,杨墨和爷爷也能做些手工赚钱。</P>

清墨也要振奋精神去做点小买卖。</P>

办法总会有的。</P>

再说了,现如今家里不是有一些钱垫底了嘛,有些底气在了。</P>

虽然很快就要花出去了,但钱生钱,流动起来才能挣钱。</P>

“七叔,远山哥,我知道你们是好心,知道我家的不易。</P>

不过,我有信心赚够这些钱的。”</P>

垣墨也跟着点头。</P>

村长父子看他们母子都下定了决心,不再劝。</P>

细细说了去县学拜见夫子的注意事项,宁远山继续道:</P>

“我爹还说,清墨想要做点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