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三七这个药是很好,不过,也可能前期效果明显,后面越来越难治。”</P>
“嗯,你说的有道理,你加鸡腿骨简直神来之笔。</P>
确实如此,这好比爬坡,越往上越难。</P>
但才五天能有这个效果,还是很值得庆贺的。”</P>
杨大夫喝了一口茶,道:“你们今日来是?”</P>
“哦,两件事,一是麻烦您给亲戚家的孩子看看,他自从受了惊吓,就不开口说话了。”</P>
“哦,我给他看看。”</P>
中医有个俗语叫:宁看十个男,不看一个女。宁看十个女,不看一个娃。</P>
这里倒不是歧视女人和孩子,主要是因为这男的吧,性格粗狂,皮糙肉厚,心思没那么多,体力活比较多。</P>
他们生病了,很简单,受情绪影响小,大多是外感病或者外伤,好治。</P>
女人则相反,心思细腻,多愁多病,想得比较多,这病因就复杂一些。</P>
加上女人怕寒凉,而古代女人每日洗洗涮涮,洗锅做饭,刷锅洗碗,都需要用凉水。</P>
条件又不允许总有热水用,生理期也得干活,也得碰凉水。</P>
地里的活不少干,家里的活更是女人的事。</P>
甚至有那不把女人当人的家里,女人月子里也要干活。</P>
长此以往,不积下病才怪呢。</P>
因此女人的病复杂,不容易看。</P>
而孩子呢,因为年纪小,往往叙述不清楚自己的病痛。</P>
加之脏腑娇嫩,用药需谨慎又谨慎,小心加小心。</P>
因此才有这个说法。</P>
杨大夫给钧墨把双手的脉,看了舌头。</P>
又让他去旁边的床上躺下,掀开衣服敲了敲肚子,摸了摸他的脚脖子。</P>
隔着衣服摸了摸胳膊和腿。</P>
看孩子比看大人复杂多了。</P>
看完,他又净了手,坐下喝一口茶。</P>
杨大夫这个习惯不错,看完一个人净一次手,比较符合卫生要求。</P>
他道:“这个孩子,先天有些不足。</P>
他母亲怀他的时候,可能有些忧思或者惊恐。</P>
他出生后,也受过一些罪,吃喝不定,受了惊吓。</P>
以前的咱们不说了,现在他主要是脾胃不和,肝气不舒,惊,还没完全好。</P>
导致他有一点窍痹,他现在不肯说话吗?”</P>
“是,您看出来啦?”</P>
“嗯,不难看出来。但我也没办法。”</P>
确实是,这种属于心理疾病里的ptSd范畴了。</P>
老话说,心病还要靠心来医。</P>
看来钧墨的问题,确实如御医所说,需要时间和机缘了。</P>
没办法,只能等了。</P>
“还有,这孩子的脾胃不和,及虚寒之症,估计现在给他开药,他也不肯吃的。</P>
只能你们多让他吃温和的食物,多在生活中关爱他了。</P>
对了,作为医者,本不该问患者隐私的,但我好奇的是,他这么小怎么会这样一身病的?”</P>
周越蹲下跟钧墨说:“钧哥儿,你去看看刀哥还在不在,听不听话。”</P>
钧墨点点头,立刻出门去了。</P>
周越冲杨大夫笑笑,道:“抱歉,杨大夫,我不想在孩子面前提起来他的伤心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