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老头和杨墨赶紧去琢磨改进了。</P>
其他人则去收鱼。</P>
这日的一早,宁家就开了大门,敞开收鱼。</P>
来得最早的是孙氏和掏墨,看时间,他们估计早早就去河里了,但他们所获并不多。</P>
称了一下,他们的鱼带桶有五斤半。</P>
但钱氏朝自家大盆里倒的时候,发现桶里的鱼,下面的都是小鱼,甚至有小虾,水也很多。</P>
钱氏立刻就不愿意了,说要刨去两斤半的皮。</P>
那个桶,是二斤的小木桶,另外的半斤,就是多出来的小鱼和水分了,其实并不算苛刻。</P>
那些小鱼虾,没办法卖,只能挑出来喂鸡了。</P>
如果收购原材料上不把好关,会影响成品的品质,也会让成本大幅度增加。</P>
这会让整个生意失败,影响清墨做买卖的信心。</P>
钱氏和周越肯定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P>
别人不好说孙氏,钱氏作为长辈,却是可以说的。</P>
钱氏说要刨两斤半的皮,孙氏立刻不高兴了。</P>
“娘,你可不能太偏心啊,欺负我家远德不在家。</P>
这都是一家人,你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P>
看孙氏不服气,钱氏立刻看向周越,希望周越能治治她。</P>
周越扶额,这个孙氏,哪都有她,不能太惯着她,不然她蹬鼻子上脸。</P>
以后这生意没法做。</P>
周越道:“娘,你看错了,刨三斤的皮。”</P>
孙氏:……</P>
钱氏:……你够狠!</P>
孙氏还要说什么,周越立刻道:“怎么,吗,弟妹还不满意?那就三斤半? ”</P>
钱氏哈哈大笑,孙氏立刻闭嘴。</P>
然后接过清墨递给他的三十个铜板,嘴里小声嘟囔着,走了。</P>
她还要赶紧去捞鱼,去晚了就被别人都捞走了。</P>
不跟这帮子六亲不认只认钱的人一般见识。</P>
掏墨嘴里吃着钱氏给的,双合面的暄呼呼的大馒头,里面还夹着几块香喷喷的腊肉。</P>
孙氏见状,眼角弯了弯,立刻扯着孩子走远了。</P>
后面陆陆续续来了一些村人,每家捞的鱼也不多。</P>
有了孙氏的打样,加上孙氏的大喇叭嘴宣传,村人知道鱼卡大小,水放多了也得减重。</P>
因此后面的收购还算顺利。</P>
有那想加重的,被钱氏和周越一通谩骂加威胁不再收她的鱼了,也都乖乖就范,拿了一些铜板走了。</P>
这都是意外的财,只是费一些时间,给多少算多少,蚊子腿也是肉。</P>
老虎吃蚂蚱,零碎的肉,也香啊。</P>
收了一早上,收了四五十斤鲫鱼。</P>
一是因为农忙时节,家里也只有妇人和孩子才肯耽误时间去河里捞鱼。</P>
二是因为河里的鱼本就不多了,要是捞鱼,得走远些,去外村才行。</P>
也不知道这卖鱼的买卖能做多久,果然老天爷的羊毛,不容易薅。</P>
走一步算一步吧,到时候就有新的想法了。</P>
宁家地里并不着急,因此这赶集的前一天和赶集那一天,都在家忙活。</P>
宁老头的轮椅试坐了,感觉还行。</P>
他在院子里转了几圈,垣墨把不平的石板都用大锤子锤了一遍,地面平整多了。